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法规文件 > 政策解读 > 文字解读
索引号: 11371000004313776Q/2024-03948 发布单位: 威海市应急管理局
内容分类: 文字解读 成文日期: 2024-03-0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有效性/截止日期: 文号:

《全市化工和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工贸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来源: 威海市应急管理局
时间: 16:07
点击次数:

202438日,威海市应急管理局下发《关于印发全市化工和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工贸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威应急发﹝20246号),就认真贯彻落实省、市部署要求,扎实开展化工和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工贸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做出具体部署。现就《威海市化工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威海市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威海市工贸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分别解读如下:

一、《威海市化工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解读。

(一)起草依据

近年来,省内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事故频发,为有效防范化解危险化学品领域重大安全风险,进一步夯实化工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基础,应急管理部、省应急厅制定了工作方案,依据上级方案,结合我市化工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决策依据

根据应急管理部《化工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和省应急厅山东省化工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结合我市化工行业安全生产整治提升专项行动实际,制定《威海市化工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三)出台目的

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重点,持续开展八大工程,推进落实33项重点任务72项工作措施,进一步健全完善风险防控、排查整治、监管执法、源头治理、责任落实五大体系;进一步提高重大安全风险防控、重大事故隐患整治能力水平,夯实化工产业、化工园区安全发展基础,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信息化智能化管控水平;实现化工和危险化学品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有效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

(四)主要内容

《实施方案》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工作目标。通过三年治本攻坚,巩固和深化全市化工行业安全生产整治提升专项行动成效。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重点,进一步健全完善风险防控、排查整治、监管执法、源头治理、责任落实五大体系;进一步提高重大安全风险防控、重大事故隐患整治能力水平,夯实化工产业、化工园区安全发展基础,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信息化智能化管控水平;实现化工和危险化学品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有效遏制各类事故发生,坚决杜绝有较大社会影响的事故发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为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第二部分为主要任务。结合我市化工和危险化学品安全实际,深化实施八大工程。一是突出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按要求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培育符合企业实际的安全文化,扎实推进三基”“三纪落地落实。二是区分类型开展专项治理,针对重大危险源、高危细分领域、中小油气和液化烃、等企业,开展专项督导检查和专家指导服务,针对烟花爆竹和非法违法小化工开展专项整治,进一步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三是紧盯高风险环节,深入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改,人防、技防相结合管控特殊作业和承包商作业风险,加强装置、设备、设施等的管理,杜绝运行。四是严把安全许可质量,对近3年的危险化学品许可开展“回头看”,确保全部满足安全生产许可条件,对新建项目和首次取证企业加强安全审查,从源头管控安全风险。五是提升化工园区安全风险管控能力,持续推进化工园区整治提升,推动问题整改,确保全部达到较低安全风险等级。推动文登化工产业园按照时间节点和工作要求完成重大风险防控项目建设,并通过上级验收。六是提升化工过程本质安全水平,持续推动“三化”改造,通过设备改造和应用先进技术装备实现减人、换人、无人目标,保证作业人员人身安全和避免职业健康危害。七是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安全管理能力,依托信息化平台实时监测企业生产状态和装置运行情况,推动企业用好自建信息化系统,规范安全生产行为,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八是注重取得监管实效,通过评估分级确定对不同安全风险等级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和频次,区分监管人员、从业人员等类别开展培训,从根本上提升安全管理能力。

第三部分为保障措施。从统筹协调、支撑保障、监管执法、督导落实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确保治本攻坚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五)政策解读人

市应急局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科 刘铭凯,联系电话5234159

 

 

二、《威海市非煤矿山生产安全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一)起草依据

近年来,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多发,为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工作基础,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有效防范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国务院安委会制定了《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据此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和省应急厅先后制定了矿山领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依据上级方案,结合我市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本方案。

(二)决策依据

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关于防范遏制矿山领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硬措施》《矿山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山东省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威海市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等文件规定,制定我市实施方案。

(三)出台目的

紧密围绕压实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利用3年时间持续开展6大整治提升行动,落实29项任务82条措施,压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解决根源问题,推动安全治理转型,提升安全水平。

(四)主要内容

《方案》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提出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安全生产重要论述为指引,紧扣“两个根本”,围绕压实非煤矿山企业主体责任,3年内开展6大整治提升行动,落实29项任务82条措施,破解安全发展基础性根源性问题,持续提升矿山安全全链条治理能力,推动安全治理向事前预防转变。

第二部分锚定工作目标。塑造以遵规守法为内核的安全文化,遏制违法违规行为,推进安全生产治理现代化;构建科学安全管理体系,落实全员责任,实现事前预防转型;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达成系统高使用率与矿山减员目标;强化监管效能,解决基层隐患;推动事故数下降,以安全护航发展等5个目标。

第三部分聚焦主要任务。一是开展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量化提升行动。三年内通过落实12项重点任务47条措施,构建“六位一体”全员安全制度责任体系;企业定期检视制度漏洞,制定“立改废”清单,完善安全管理与考核体系;精准开展安全培训,强化生产技术管理;提升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质量;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排查,增强应急处置能力;推进“三化”建设,提升风险监测与系统使用效能,严格管控建设工程过程管理。二是开展非煤矿山重点工程治理行动。监管部门聚焦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解决企业思想与实践难题;推进可视化远程监管,完善数据治理与系统功能;督促企业落实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标准;严格重大事故隐患判定与执法;加快推进尾矿库闭库销号。三是开展非煤矿山监管保障能力建设行动。健全“许可+监管+执法”全链条体系,强化对技术服务机构监管;通过常态化调研、实战练兵与专业培训,提升监管人员综合能力;加强对重点矿山帮扶,落实事故防范措施。四是开展非煤矿山安全监管提质增效行动。以企业12项主体责任任务为执法核心,综合运用线上线下监管方式,公开曝光未达标企业;严格对照考核清单执法,从严追究重大隐患责任,规范停产停建管理。五是开展非煤矿山安全监察效能提升行动。落实领导干部包保责任,明确包保范围与信息公开机制;加强监管机构建设,优化监管力量配置。六是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加大举报奖励宣传,保障举报人权益;针对企业“七假五超四不三瞒三违两包”、服务机构违法违规等行为开展专项整治,运用停产整顿、联合惩戒等手段严肃追责。

第四部分明确工作要求。严格按分工、日程推进治本攻坚行动落地;建立“月调度、月通报”机制,对推进不力者予以问责;狠抓任务落实,确保29项重点任务形成闭环,杜绝形式主义;加强宣传教育,推广先进经验、曝光反面案例,巩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五)政策解读人

市应急局安全生产基础科 吉一博,联系电话5210779

 

 

三、《威海市工贸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解读。

(一)起草依据

近年来,我市工贸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但安全生产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安全基础不够牢固,为提升工贸行业领域本质安全水平,应急部、山东省政府安委会、省应急厅制定了相应方案,依据上级方案,结合我市工贸领域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本方案。

(二)决策依据

根据《应急管理部工贸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省政府安委会山东省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山东省工贸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规定,制定我《威海市工贸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三)出台目的

《实施方案》聚焦提升工贸安全监管7个方面能力水平,确定了24项重点任务,通过三年治本攻坚,落实一批针对重大风险隐患的“人防、技防、工程防、管理防”措施,需要进一步夯实工贸行业安全生产工作基础,努力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推动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切实提升全市工贸领域安全生产本质水平。

(四)主要内容

《实施方案》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工作目标。本方案通过三年系统治理,推动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变。重点构建"人防+技防+工程防+管理防"防控体系,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分阶段目标:2024年建成重点行业监测预警系统,2025年完善标准化管理体系,2026年建立重大隐患动态清零机制,最终实现较大及以上事故有效遏制、安全形势持续向好的目的。

第二部分为主要任务。结合我市工贸行业安全实际,落实7项重点任务。一是筑牢安全根基,强化源头管控。推动重点行业安全规范落实,指导企业完善制度。严格管理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从严审查新改扩建金属冶炼项目,依法处置未审已建项目。推广智能巡检等先进技术,推进高危岗位“机器代人”,2026 年前淘汰水泥企业人工清仓等落后工艺。二是优化排查机制,确保隐患清零。构建企业常态化自查体系,压实负责人隐患排查责任,确保重大隐患整改“五落实”,严惩敷衍整改。聚焦高风险领域开展动态清零行动,完善内部举报奖励与岗位安全承诺机制。三是深化专项整治,提升防控能力。针对违规电气焊等关键环节开展“四个专项整治”,实施隐患台账销号管理。推广“四位一体”专家指导模式,培育专业队伍,双管齐下杜绝违规操作。四是推动体系融合,提升管理效能。整合安全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体系,推进标准化建设,严格评审程序,实施重大隐患“一票否决”制,2025 年前培育一批标杆企业,推动落实达标企业激励政策。五是依托科技赋能,升级监管模式。分阶段实现粉尘涉爆企业监测预警系统全覆盖,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利用大数据实现高风险作业智能管控。推动分类分级监管平台使用,实现信息动态管理。

六是强化培训考核,提升人员素养。三年内轮训重点行业企业负责人,将风险辨识纳入日常学习,开展实战演练。革新特种作业考培,推行实物实操考核,强化事故警示教育。七是严格规范执法,增强监管效能。制定精准执法计划,对重点企业靶向检查,其他企业“双随机”抽查,落实行刑衔接。推广“互联网 + 执法”,提升非现场执法能力,帮扶执法薄弱区域,提升队伍专业水平。

第三部分为保障措施。各区市需依实际确定方案,统筹推进治本攻坚。坚持问题与目标导向,落实“四防”策略,督促企业加大投入。完善社会化治理,发动公众举报,发挥基层网格作用,同时建立经验推广机制,曝光违法案例,强化示范与警示作用。

(五)政策解读人

    市应急局安全生产基础科 徐春晓,联系电话5210779



相关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