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法规文件 > 政策解读 > 文字解读
索引号: 12371000494432232K/2024-02981 发布单位: 威海市大数据中心
内容分类: 文字解读 成文日期: 2024-03-0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有效性/截止日期: 文号:

《数字威海建设规划(2024-2026年)》政策解读

来源: 威海市大数据中心
时间: 17:12
点击次数:

一、《建设规划》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为全面落实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战略部署,以数字化驱动生产生活和治理方式变革,立足数字威海建设实际,市大数据中心会同国家信息中心编制了《数字威海建设规划(2024—2026年)》(以下简称《建设规划》)。编制过程中,先后进行两次集中调研,并组织召开专题座谈会,广泛听取数字化企业代表、社区代表的意见建议,组织两轮专家进行论证评审,两次征求各区市政府、开发区管委和市直相关部门、单位意见建议,研究吸纳、修改完善并达成一致,完成区市和部门会签,通过合法性审查及公平竞争审查。

二、我市在该领域产业发展现状如何?

近年来,我市在网络、视频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市政领域的新型基础设施、物联感知设施相对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智慧化管理水平和城市应急响应速度;在数字化应用场景打造方面做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但是在数字化应用场景方面仍然存在数量不多、领域不广、多跨综合应用少、社会关注度较高领域的应用成效不明显等一系列问题;在数据归集方面始终将打破数据孤岛、实现互联互通作为工作的重点,持续推进,但是数据壁垒问题依旧存在,市直各部门信息化系统建设分散,相互之间数据不联通,省级以上垂直系统林立,数据共享充分不足。而且,部门建设的政务信息化系统仅满足部门自身业务,部门系统将数据汇聚到大数据平台,实现数据共享,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少共享使用其他部门的数据,导致多跨应用少。

三、《建设规划》制定的决策依据和出台目的什么?

该文件依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十四五”数字强省建设规划的通知》(鲁政字〔2021〕128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数字政府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鲁政字〔2023〕15号)、威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布施行《威海市精致城市建设条例》(2020年11月1日起施行)、《威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威政发〔2021〕1 号)、《威海市精致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威海市精致城市建设规划纲要(2021-2035年)》的通知》(威精致城市组办〔2021〕14号)等制定。

为扎实推进数字威海建设,以数字化驱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市大数据中心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实用好用、惠企利民、服务发展,深化各领域的数据共享、智能感知、高效协同、便捷应用,不断提升城市管理、社会治理、民生服务的数字化水平,激活数字产业发展活力,力争数字威海建设持续走在全省前列。

四、《建设规划》与省《指导意见》相比有何异同及特点?

《建设规划》基本沿袭了《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十四五”数字强省建设规划的通知》(鲁政字〔2021〕128号)的框架体系,在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基础设施和数字生态等领域深入贯彻落实数字强省规划的核心目标和主要任务。但不同的是,为建成省内领先、全国一流的数字化示范城市,《建设规划》立足威海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规划期面向2026年,依据数字技术发展趋势等合理前瞻布局,更加强调新技术、新模式、新应用在本地落地条件下的规划部署。

五、《建设规划》的主要目标有哪些?

对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数字化重塑,实现数字政府高效协同、数字经济创新增效、数字社会普惠幸福、数字基建智能泛在、数据要素深度赋能,建成省内领先、全国一流的数字化示范城、智慧化幸福城。同时分项提出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基础设施、数据资源的具体发展指标。

六、《建设规划》的重点内容有哪些?

(一)主要任务。一是提升数字政府建设效能。聚焦数字机关、政务服务、社会治理、智慧应急、智慧监管、生态治理等领域,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二是增强数字经济发展优势。坚持数字科技创新、优势产业规模提升“双轮驱动”,增强数字产业整体竞争力;推动工业制造业、农业和服务业等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产业附加值。三是提高数字社会建设水平。以智慧城市、数字乡村和智慧社区为抓手,创新生活服务领域应用场景,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四是夯实数字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加快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增强“数字底座”支撑。五是强化数据要素赋能作用。深化数据“汇、治、用”资源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数据资源价值化。

(二)重点工程。一是先进制造升级工程,深化工业互联网应用,强化先进制造领域技术攻关,探索工业智能化试点应用,以数字赋能制造业转型。二是数字海洋创新工程,前瞻布局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涉海一张图,推广先进技术海洋养殖。三是特色电商品牌塑造工程,打造特色农产品威海品牌,优化本地特色产业集群跨境电子商务服务,深化智慧物流建设。四是“元宇宙+旅游”示范工程,探索打造元宇宙文旅试点场景,拓展元宇宙文旅消费场景,提升旅游体验感。五是“万物互联”建设工程,打造全域统一的物联网管理服务平台,增强城市智能感知终端的覆盖范围,提升城市整体感知水平。六是城市大脑能级提升工程,打造城市感知、应急指挥、事件管理、辅助决策中心,实现城市管理高效协同。七是“AI大模型+政务”试点工程,在政务服务等领域试点应用AI大模型,提升智能化服务支撑能力。八是数字孪生试点工程,开展“实景三维·威海”和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建设,打造系列“CIM+”数字孪生应用场景。

七、政策解读人

威海市大数据中心规划科,李思齐;联系方式:0631-5201019。


相关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