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法规文件 > 政策评价
索引号: 113710000043590455/2024-03939 发布单位: 威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内容分类: 政策评价 成文日期: 2024-12-2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有效性/截止日期: 文号:

威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对《威海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执行情况评估的报告

时间: 10:35
点击次数:

一、规划实施情况

2023年1月12日,《威海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下文简称《规划》)获得省厅批复,2023年2月10日,我局联合威海市发展改革委等9部门联合印发,正式公布实施。

二、主要规划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一)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情况。一是2023年完成基础性、公益性省级地质勘查基金项目2项,《威海市刘公岛及周边海域综合地质调查》、《山东省威海市荣成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经专家审查认定质量等级均为优秀级。2024年5月24日,组织专家对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于家圈地区金矿普查、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大李家地区钼多金属矿调查评价2处省级地勘项目进行中期调度,经专家审查,均评为优秀。二是组织实施省级地勘专项资金项目6个,包括区域矿产地质调查、金矿普查、浅海重力测量等项目。2024年6月底,项目设计经省厅组织专家评审通过,项目承担单位正在按照项目设计有序实施。

(二)矿产资源调查评价情况,绿色勘查情况。2023年以来,威海市完成矿产资源调查评价类项目3项,为省级地勘基金项目:《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西井口断裂深部金矿普查项目》、《山东省胶莱盆地东部海阳垛崮顶—乳山南地口地区金铅锌调查评价项目》、《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东尚山地区铀矿普查项目》,经专家审查认定质量等级为优秀级。正在开展的矿产资源调查评价类项目2项,为省级地勘基金项目:《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于家圈地区金矿普查》、《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大李家地区钼多金属矿调查评价》,两个项目预计2025年6月底实施完成。2023年,“威海市刘公岛及周边海域综合地质调查”项目荣获省级绿色勘查示范项目称号。

(三)辖区内能源资源基地、国家规划矿区、战略性保护矿产保护区建设情况。依据《山东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威海市辖区内无能源资源基地、战略性保护矿产保护区。设置一个国家规划矿区:山东乳山金青顶-牟平辽上金矿国家规划矿区,2023年以来,未在该区域出让过金矿矿业权。

(四)矿产资源规划勘查区块落实、探矿权投放情况。《威海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中新设勘查规划区块12个。其中:落实省规划勘查规划区块10个(金9个、海砂1个);规划市级发证的勘查规划区块2个(地热1个、矿泉水1个)。截至目前,已配合省厅出让3处金矿探矿权。

(五)矿产资源规划开采区块落实、采矿权投放、新建矿山准入情况。《威海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中新设开采规划区块50个。其中:落实省规划开采规划区块2个(金1个、石墨1个);规划市级发证的开采规划区块48个(地热25个、矿泉水3个、饰面用花岗岩20个、玻璃用砂1个)。截至目前,已出让完成3个饰面用花岗岩采矿权。威海市辖区内县(市)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在落实上级规划的基础上,划定本级发证权限矿种的开采规划区块20个(建筑用花岗岩19个、建筑用安山岩1个)。截至目前,已出让完成2个建筑用花岗岩、1个建筑用安山岩采矿权。新出让矿山全部达到矿产资源总体规划规定的最低开采规模,按照绿色矿山建设标准进行建设。

(六)开发利用强度调控情况。结合我市实际,进一步压减小型矿山数量,推进饰面用花岗岩矿规模化开采;优化砂石类矿产开发布局,加快建筑用砂石矿山投放,维持供需平衡。严格控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强度,辖区内主要矿产年开采量均未超出开发利用强度规划管控要求。

(七)矿产资源节约利用与保护情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推动矿产资源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持续提升矿产资源精细化管理水平,推荐乳山市成功创建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矿产资源类)示范县。强化对矿山综合利用的管理,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关键技术为中心,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建设恒邦化工含金多金属矿有价元素综合回收技术改造项目,投产后年产黄金11.5吨、白银210吨,硫酸38万吨,形成矿产品开采、初加工、精深加工完整产业链条。

(八)规范砂石、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情况。严格按照省厅关于加强山石资源开发管理规定中砂石类矿山准入条件设立矿山。新设立的砂石矿山全部在省级规划划定的重点开采区内,按照大型矿山规模设置、绿色矿山模式开发、“净矿”方式出让。建立由威海市政府办、发改、自然资源等8部门组成的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协调机制。在项目开发、矿权出让、取水许可、采矿许可、监督管理等方面加强协作配合。会同市发改委等6部门印发《关于支持地热能开发利用的若干措施》,形成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和监管合力。拟出让砂石类矿山全面落实“净矿”出让,通过挂牌方式进行出让。

(九)本辖区其他重点和优势矿产勘查开发情况。扎实推进全市地热资源勘查工作。2024年5月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启动为期2年的地热勘查工作,选取环翠区温泉汤等6个重点地区,开展中深层地热勘查工作,进一步查明地热田的热源、热储和运移通道,通过地热回灌试验,研究其增储方法的可行性。重点推进洪水岚汤地热勘查工作,已完成地热成井1眼,井深193米,水温45℃;目前正在洪水岚汤区域全面开展物探工作,优选地热异常靶区,为后续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撑。

(十)绿色矿山建设情况。截至目前,我市具备绿色矿山建设条件的矿山共22家,入选绿色矿山名录的矿山共有19家(金矿4家、饰面用花岗岩3家,地热8家、矿泉水4家),符合建设条件的绿色矿山建成率达到86%。

(十一)智能矿山建设情况。加快非煤矿山智能化建设推进工作,荣成中磊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采用5G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以“高时机械智能矿山开采系统”为基础,通过5G技术和无线影像传输建立集中控制平台,将双刀圆锯石机、金刚石绳锯石机等设备通过无线传输系统完成整个开采工艺流程,不仅减轻了矿工的劳动强度,节省人力40%,而且提高工作效率30%以上,提高安全生产效能,更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威海昆嵛山天然矿泉水有限公司构建了自动化集中管控平台,引进4条全球最先进的德国KHS公司工业4.0智能化设备,建立有市场质量追溯销售数据自动采信系统。

(十二)矿区生态保护修复情况。全市持证矿山,均按要求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积极推进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工作。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按照省厅要求,定期调度省级地勘专项资金项目的进展情况、资金执行情况、阶段性成果等,督促地勘单位不断强化项目监督管理,保障项目进度质量。二是稳步推进全市地热资源勘查工作,开展中深层地热勘查工作,进一步查明地热田的热源、热储和运移通道,探索回灌增储技术,为后续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地热资源提供理论支撑。三是组织开展我市“十五五”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工作,严格按照省厅对于勘查、开采区块管控和准入要求,充分论证、科学设置我市勘查、开采规划区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