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法规文件 > 政策评价
索引号: 113710000043590530/2024-03932 发布单位: 威海市体育局
内容分类: 政策评价 成文日期: 2024-12-2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有效性/截止日期: 文号:

《威海市体育竞赛奖励实施办法》后评估报告

时间: 17:02
点击次数:

一、评估工作基本情况

为加强我市重大体育竞赛奖励管理,充分调动广大运动员、教练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优秀体育人才顽强拼搏、奋勇争先、争创佳绩,推动我市竞技体育事业更好更快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2023年12月29日,威海市体育局出台《威海市体育竞赛奖励实施办法》(威体字〔2023〕25号)(以下简称《办法》)。根据市司法局《关于开展全市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局组织对该文件实施情况开展评估,从文件合法性、规范性、可操作性和实施效果等方面,充分调研论证,科学收集、分析、评估相关资料,听取相关单位意见建议,最终形成文件实施情况后评估报告,并提出评估建议。

二、评估内容的分析和依据

(一)文件的合法性和规范性。《办法》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等多部法律、法规、规章的相关规定,对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总决赛、亚运会、全国运动会、青奥会和山东省运动会奖励标准进行了细化,明确了奖励申报流程和经费管理要求,对违反政策规定、弄虚作假、挤占和挪用奖励资金行为的将予以处罚。《办法》体现了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在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总决赛、亚运会、全国运动会、青奥会和山东省运动会上获奖的运动员、教练员、项目承训单位、运动队奖励标准作了具体要求和明确规定,《办法》的出台,对激发运动员、教练员训练积极性,加强我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梯队建设,提升我市竞技体育水平,推进体育强市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文件实施情况及效果。《办法》的出台规范了我市运动员、教练员在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总决赛、亚运会、全国运动会、青奥会和山东省运动会上获奖的条件和标准,确保我市获奖运动员、教练员在省级以上大赛中有法可依、有规可循。特别是《办法》较以往奖励范围更广、奖金更高,增加了对项目承训单位和运动队的慰问奖励。《办法》出台后,我市运动员、教练员备战训练、奋勇夺金的积极性显著提高,取得了各项佳绩。在2024年第33届巴黎奥运会上,我市共有2名运动员代表中国参赛,其中阮洪婷作为主力队员参加了女子橄榄球项目,杨一凡入选了铁人三项后补参赛名单。第33届巴黎奥运会,我市橄榄球运动员阮洪婷助力中国队夺得巴黎奥运会女子橄榄球第六名,刷新了中国橄榄球项目参赛奥运会最好成绩,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为国家赢得了荣誉,为我市增添了光彩。在2024年第一届全国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上,威海4名运动员助力山东队夺得1金1银的优异成绩,为威海赢得了荣光。在2024年山东省锦标赛上,我市运动队组队参赛荣获82.5枚金牌,创造了本届省运会周期最好成绩。

(三)各方意见及采纳情况。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并征求了各项目训练单位,未收到不同意见。

(四)存在的问题。我市竞技体育项目群山无峰,至今未实现奥运奖牌“零突破”。《办法》提出:“对在奥运会中获得金牌、银牌、铜牌的运动员分别给予60万元、40万元、2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主要目的是激励我市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再创佳绩,力争实现奥运奖牌“零突破”。但相比于烟台、枣庄、淄博等省内地市,我市至今未实现奥运奖牌“零突破”,当前激励效果仍未显现。

三、评估结论和意见建议

(一)评估结论。通过评估,《威海市体育竞赛奖励实施办法》(威体字〔2023〕25号)的出台对激发运动员、教练员训练积极性,加强我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梯队建设,提升我市竞技体育水平,推进体育强市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成效明显,建议继续执行。

(二)对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深入贯彻落实“奥运争光”战略,优化提升项目布局,通过创新训练方法和优化资源配置,将一些重点项目培育成为新的竞争优势,加快潜优势项目发展;通过和俱乐部、学校的合作加强“三大球项目”整体竞技水平,强化项目梯队建设,从基层发掘和培养有潜力的年轻运动员,通过科学系统的训练和比赛,逐步提升竞技水平。加强教练员的选拔、培养与激励机制建设,拓宽教练员的引进渠道,吸引更多具有丰富执教经验和卓越运动成绩的优秀退役运动队加入到教练员团队。加大教练员培训力度,通过定期举办专业技能培训班、邀请国内外知名教练举办讲座和交流等方式,不断提升教练员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积极打造复合型的教练员团队,有专业体能教练为运动队提供专项体能训练。提升科学训练水平,完善“训科医管一体化”机制,实施科技助力“4+2”工程,完善医疗康复保障体系,深化体教融合,扩大选材范围,挖掘更多具有潜力的运动员。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坚持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有效推动教学改革,实现教学、教研、教改的一体化发展,提升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畅通体育人才培养通道,积极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加强与国内高水平体育院校、专业运动队的合作与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发展平台。建立完善人才选拔与输送机制,发现和培养优秀体育人才,为省级以上运动队输送更多高水平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