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法规文件 > 政策评价
索引号: 113710000043592805/2024-03796 发布单位: 威海市公安局
内容分类: 政策评价 成文日期: 2024-12-1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有效性/截止日期: 文号:

威海市公安局关于《全市公安机关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大抓经济”27条措施》工作情况的评估报告

时间: 16:31
点击次数:

在今年的全市工作动员大会上,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了“三个大抓”的鲜明导向,作为维护社会稳定、护航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市公安局充分发挥公安机关职能作用,制定并出台《全市公安机关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大抓经济”27条措施》,聚焦“护商、安商、利商、暖商、惠商”精准发力、精益提升,着力打造安全、优质、顺畅、规范、满意的营商环境,以标准化政务服务之“质”增便民利企之“效”,以法治化营商环境之“优”促经济发展之“稳”。

一、《措施》落实到位,政策优化效果显著

打防涉企犯罪方面:深入推进“鲁剑”“除斑”“獴猎”“昆仑”“净网”“清源断流”等专项行动,紧盯优势产业、科创企业、重点行业,建立涉企案件“防侦破追”一体化工作机制。开展“无诈企业”创建活动,面向财务人员等易受骗群体,集中开展防范宣传,年内发布反诈典型案例28个,举办“全民反诈·一路同行”等主题宣传活动16 场次,拍摄制作《角儿》等反诈宣传片,入选山东“双百”正能量音视频。落实“项目警长”制,优化部署134处“1、3、5分钟”快反圈点,依托10个警务工作站、14个驻勤点,培育平安类社会组织87个、群防群治力量超过3万人,常态化组织开展企业周边治安清查,推动保安联勤联防与社会网格化治理有机融合,共筑平安“防火墙”。

创新政务服务方面:坚持以便民“小窗口”跑出服务“加速度”,强力推进公安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开展政务服务“畅流程•提效能”活动,将车驾管、海岸等7个警种144项业务纳入“一窗通办”服务范围,推动实现7项涉企审批事项和16项个人事项集成办理。坚持以“微警务”撬动“大服务”,持续升级优化威海“微警务”,推动更多网上服务事项从“能办”向“好办”转变,目前141项公安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威海微警务”平台注册人员已达88.9万,实名认证率、业务办结率分别达到85.6%和98.79%,获评全省百强政务服务新媒体、十强服务力账号;“一照通用”获评公安部改革试点。

做强旅游警务方面:主动融入全市旅游经济发展大局,持续擦亮“千里山海平安游”旅游警务品牌,依托21处联勤工作站,加大景点警力投放,全力做好涉旅警情处置、涉旅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近岸溺水救援等工作,年内近海救援23人次。联合住建等部门串联整合13处网红景区步行、骑行专用通道,完善机非隔离护栏1.1万米、增设过街天桥2处、扩容非机动车停车场8处,一体打造45公里电动自行车骑行闭环观光线路,旅游线路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6.48%和7.25%。深入推进重点区域停车整治攻坚行动,围绕停车问题易发多发的8个重点区域,集中力量开展综合改造,在网红打卡地、景区增加停车泊位1041个,环海沿线涉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同比下降46%;落实市级重点民生实事,在全市重点区域推动建设公共停车场11处,有效缓解停车难题。

严格规范执法方面:坚持既严厉打击损害公平竞争、扰乱市场秩序等违法犯罪,又包容审慎执法,严格执行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事项清单,引导市场主体自觉守法经营,严禁选择性执法、逐利性执法。推广优化“移动监管、非现场监管、综合监管”,健全信用监管服务模式,集中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12次,抽查企业单位96家,监管事项覆盖率、监管行为及时率均达100%。完善警企交往“正负面清单”,组织市局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分赴54家分包企业问需求、讲政策、送服务、解难题、强信心,积极听取各方意见建议217条,真诚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49个,着力构建“有事必报到、办事有结果、无事不打扰、交往守底线”的新型警企关系。

二、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对涉企案件深挖程度不够,在进一步扩线经营、提升打击战果方面措施精准度不高,公安机关和其他职能部门间以及公安机关内部各警种间横向联动的工作合力还有待加强。

三、下一步强化实施的措施

一是加大分析研判力度。开展战略风险研判,综合运用社会资源、政务资源、公安资源,对全市涉企经济犯罪形势开展多维度分析研究,准确把握经济犯罪规律特点,敏锐感知犯罪手段变化,为精准打击、有效防范经济犯罪提供决策参考。

二是严厉打击涉企犯罪。全力开展破案攻坚,坚持“追源头、摧平台、断链条”,主动作为,积极发力,充分发挥大数据优势,开展深度分析研判,深挖线索扩线经营,在涉企犯罪领域集中力量进行大要案攻坚。同时,深化与行政职能部门的联勤联动、联合执法,畅通工作渠道,严打涉海、涉知识产权、涉自然资源保护和环境污染、涉旅游新业态等方面的违法犯罪活动,保护企业、商户合法权益,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是持续优化政务服务。以市级公安行政服务大厅进驻市民中心为契机,深化治安、户政、出入境、车驾管等领域服务管理,制定统一完善的公安机关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实施规范、办事指南,加强“全科窗口”“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建设,确保公安政务服务事项进驻政务大厅集中办理率达到100%、大厅全科窗口占比达到80%以上、“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全覆盖,着力提升“一窗通办、全程网办、跨域通办、一次办好”服务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