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资讯中心 > 今日威海

行业龙头缘何对威海投出“信心票”?

文章来源:威海新闻网
时间: 2024-11-27 15:59
点击次数:

搭建立体安防智控云平台、调试无人船用测试蓄水池……近日,伴随一连串筹备工作的加紧推进,上海海神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在威海投资设立的自动化机器人制造基地项目,开始步入正轨。

海神机器人是全球领先的“无人车+无人机+无人船”立体安防无人装备智能制造专家,而威海则是省内首批四星级新型智慧城市全域覆盖的地级市。同为新质生产力赛道上的“实力担当”,二者如何擦出“1+1>2”的火花?

去年底,作为我市十条优势产业链的“链”上招引目标企业,威海全球合伙人事业中心招商代表到海神机器人参观拜访,期间发现海神机器人自主研发生产的低速无人驾驶设备,在沿海、北方及海外市场的需求率持续攀升。而此前海神机器人的研发中心、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南方及内陆地区,物流成本、运输周期对发展产生一定限制。这也预示着海神机器人急需将发展“摊子”铺得更广。

“铺”在哪?怎么“铺”? 对于海神机器人来说,扩大“摊子”,是一场需要审时度势的思量与谋划。而就威海而言,无疑是一次招商机遇。

为此,驻上海商务代表处提前为其预设了答案。但当时同步向海神机器人抛出“橄榄枝”的地区有数十个,其中还不乏来自长三角区域的优势“选手”。

“单靠‘拼土地、拼厂房、拼税收’的招引‘老三样’,成功率非常低。”威海全球合伙人事业中心工作人员表示。

老办法行不通,驻上海商务代表处索性放低了招引的目的性,借着威海开放属性及智慧城市全域覆盖的基础优势,转而化身“行业经理人”,站到海神机器人发展链条上,尽己所能为其出谋划策、另辟蹊径——

考虑到无人驾驶设备出口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驻上海商务代表处在市商务局、威海海关的共同指导下,为其制定高效、便捷、成本更优的出口路径;结合新款无人机研发需求,为其对接威海本地复合型材料研发企业,解决材料稳定性问题……送到心坎上的“锦囊”,着实为海神机器人的发展添了力,也让其渐渐萌生了在威海落地的想法。

瞅准时机,驻上海商务代表处又切换身份,拿出提早准备的一份近乎涵盖落地及后续发展全部事宜的发展规划方案。同时,还配套制定厂房投资、测试码头租用等相关优惠政策。

然而,正当一切顺利推进时,因部分政策应用领域的调整,让双方合作陷入两难。

“对于威海来说,海神机器人不仅仅是一个新项目,其意义还在于能够发挥示范作用,带动我市相关企业共同探索未来智能交通和智能制造的新路径,进而推动相关产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驻上海商务代表处绝不轻言放弃。

跳出招引框架,以生意思维揽“生意”。驻上海商务代表处负责人表示,威海在智慧教育、医疗健康、交通出行等12个关键领域,打造了超过100个可挖掘的应用场景和案例,相比于政策优惠,这些实打实的应用场景对于海神机器人来说更为可贵,能够直接助力产品研发、测试、应用,以及后续“变现”。

以无人充电车为例,该款设备主打为新能源汽车提供移动充电,可直接与威海服务贸易产业园区、景区景点等合作,既能辅助新产品完成关键指标的测试论证,还能借助园区企业集中、景区人流密集的优势进行宣传推广,无形中提升了产品的“市场曝光率”和品牌影响力。

效果立竿见影。海神机器人坚定投出了“信心票”。“目前,项目一期研发中心已在经区智慧谷启动,二期生产制造基地计划明年开工建设。”驻上海商务代表处负责人表示,伴随二期项目的动工,海神机器人还将联合我市共同开展“以商招商”“基金招商”,吸引低速无人驾驶安防设备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集聚威海,共创立体安防“国产旗舰”。(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李文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