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专栏 > 威海营商行 > 开办企业 > 工作动态

威海营商行丨南海新区
“四步走”举措 贯穿企业全生命周期

文章来源:威海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时间: 2024-01-25 09:52
点击次数:

企业开办便利度成为营商环境考核重要指标,便利程度也由开办向发展、退出延伸,为便捷企业发展,审批局按照“一二三四”服务举措,多管齐下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优化企业成长链条式服务,大力推进商事登记改革,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一、推进企业开办“一次办好”,涉企服务开好局

一是深化“一窗受理”工作模式,打造“市场准入综合受理窗口”,设置7个企业服务专窗,实行“一号受理、一表填报、一个环节、一网通办”审批服务模式;实行涉税、印章与企业开办“对桌办公”,打破涉企经营部门壁垒,将企业登记、社保登记、医保登记、纳税服务等6个行业纳入企业开办链条,将6个办事环节缩减为营业执照申领、办结2个环节,开办时限由2个小时压缩至40分钟,开办效率提升70%,此外全覆盖推广《住所使用告知承诺制》,全年减少材料2231份,为企业提供省时、省心、省事的服务。

二是推行“一纸申报”报批方式,微调申报方式,新添《企业信息采集表单》,由申请人自行网上申报调整为表单填报,只需将填写完成的包含企业名称、经营范围等6项关键信息的表单递交“红马甲”服务管家,即可坐等营业执照落地,规避申请人互联网操作不熟练问题,将申报效率提高32%,让申请人坐享“简简单单一张纸,完完整整一企业”的服务。

三是实现“一个标准”看现场。推出现场勘验标准化,印发《威海南海新区“审管分离”事项现场勘验管理办法(试行)》,综合10个部门实行联合勘验,减少单次勘验环节105个,创新推出1+3”清单,制定94项《现场勘验表》,建立现场联合会商小组,固定勘验环节、人员标准,避免人员离岗、标准不清带来的勘验脱节、自由裁量等问题,实现“一个标准看现场”,至今为止,已完成41次联合勘验,审批效率提升12%。

二、深化异地开办“双线办理”,企业落地快准稳。

(一)在“融”字上突破,提高线下办事“精准度”。

一是全面梳理跨域办事清单。联合山东省、河北省等省内外共计232家行政审批服务部门签订《政务服务“跨域通办”合作协议》,围绕着社保、医疗等8个民生领域,结合政务服务高频事项清单,共梳理出河北“百县联盟合作”通办事项16个,青岛“云牵手区域合作”通办事项33个,采取“免费邮寄”等多种形式打包办理,实现异地办理多事项“一次办好”。二是设置跨域通办综合服务专窗,针对企业和群众普遍关心的异地办理事项,结合“一窗受理”改革制度,在政务服务中心集中设置“跨省通办”服务窗口14个,配置了相应的设施设备、8名专职代办人员和14名业务审批人员,通过一窗受理、一次申报,解决异地办事“多地跑”“折返跑”“重复提交材料”等难题,让企业群众只跑一次办成事,使企业和群众获得感、满意度大幅提升。三是延伸跨域办理“地图”,构建“一区双向审批”服务模式,以区级人员进驻的方式“企业开办综窗改革”、帮办代办体系建设等工作向镇级便民服务中心延伸,下放9项区级涉企服务行政许可事项,以窗口前移、人员前推的方式,借助“政务服务云平台”,实现业务互通、数据共享,构建区、镇、村(社区)“三级”政务服务体系,目前已达到涉企业务办理缩减办理承诺时限254个工作日、压缩环节数量54个、精简材料数量121份。

(二)“统”字上下功夫,提高网上办事便利度。

一是统一终端线上平台。依托山东省政务服务网,设置“一件事一次办”网上专区,通过流程再造、数据整合,上线了19项上级下放的涉企“一件事”,将线下纸质流转转为线上“信息推送”,实现一次申报、一次办结;依托“爱山东”掌上APP,在应用板块上线“企业开办一件事”,融合“邮寄办、自助办”不见面审批服务模式,提升“掌上办、网上办”支撑能力,2023年至完成全程电子化企业开办业务691件,全程电子化率提升至99.96%;二是统一线上办理需求,以“链条化”办理为依托,编制《威海南海新区“企业开办一件事”主题目录》,以“颗粒化”梳理为原则,逐项合并申请材料,剔除重复性资料356份,统一办理标准、细化主管单位,减少重复跑腿次数286次,明确办理环节,抹除审批“空白期”,压缩办理时限1445工作日,保证“一件事”贯通率达到100%。

三、“三管齐下”便利企业注销,企业退出不受阻。

一是实施简易注销,简化《企业简易注销申请表》,填报信息由16处减少至4处,压缩填写时间80%;高效利用“电子两证”与信息共享平台,免提交身份证复印件等7份申请材料,缩减3个办理环节,以全程网办代替纸质公告,公告时间缩减至20天,时限压缩56%,现已为109家企业节省报纸公告费用32100元,节约材料981份,压缩办理时限2720天;二是实施免申即销,按照“主体退、许可销”的原则,推出《威海南海新区开展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证照并销”实施方案》,市场主体在申请注销营业执照的同时,同步注销食品经营许可证,以合并办理模式形成证照注销审批链同时为便利市场主体享受政策,开通线上、线下两条审批线,申请人可自主选择“全程网办”或提交《“证照并销”信息采集表》,即可获得当场予以注销全部证照的便利,解决“多科室、多窗口、多次跑”的问题,达到减少11份材料、减少6个环节、压缩1.5个办事时限的效果,整体审批时效提高了50%。有利的推动了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集成服务,让市场主体退出更加高效便捷。三是实施依职权注销,创新推出“依职权注销食品经营许可”改革,对食品经营许可有效期届满未申请延期、主体资格依法终止等且未按规定申请办理注销手续的市场主体,由部门协同联动,依照法定职权注销其食品经营许可,加快清理僵尸“许可”,为新主体让位。

四、“四免措施”做好涉企服务,企业发展无后忧。

一是实施免申即知,将政策送到位。汇集政策“主阵地”,收集区级各类政策493条,为企业“量身定做”18类政策的热点问答板块,提供行政审批、政务服务、生产经营等方面的实时信息;架设企业与部门沟通桥梁,实行“内外兼修”多种政策宣传服务方式,对内一对一咨询、对外一对多走访宣讲,组织全局工作人员对102个高频事项服务指南进行梳理,制定“白话”明白纸,让办事群众“一看就会,一来就办”,同时依据出台的各类政策文件,制作“政策服务短视频”,并在相关网站、新媒体、微信公众号进行宣传,增大政策知悉简易度。

二是试行免申即办,将业务办到位。破除“一申一变”的“木头人”思维,改“依申请”为“免申请”,使同时涉及营业执照及多本许可证(备案凭证)发生变更的市场主体,且审批权限属于同一层级的,实行“一窗受理,一口发证”,以“乙方思维”提升服务质效,做到有感服务、无感审批,自8月份实行以来,已完成25“免申即办”业务,缩减申请材料112份,减少跑腿次数50次;

三是运行免申即享,将提醒送到位。实行“证照到期提醒服务”改革,主动对66类证照添加“闹钟”提醒服务,采用短信提醒、电话提醒等4种提醒方式,告知申请人及时办理证照延续业务,同时直接免除企业和个人申请环节,在市场主体无异常信息的前提下直接做出审批决定,充分延伸“不见面”审批内涵,增加审批“超前”主动性。

四是进行免费服务,将服务做到位。继续推进免费复印、免费代办、免费印章、免费邮寄服务,取消提交材料复印件的环节,由60个窗口、自助服务区的工作人员主动实施免费复印、留存证件复印件,每日可帮助复印办事所需证件达到200余次;成立审批服务大使、红马甲服务管家与政务服务志愿团队,通过提前介入、主动靠前、上门代办等形式,已为企业免费提供咨询受理、材料准备、业务指导等服务300余次;通过政府“买单”模式已连续为区内2000余家新设企业提供免费刻制首套印章服务,降低企业成本40余万元;设置免费邮寄窗口,为有需要的办事群众提供证照章等“免费邮寄”服务,办事审批结果由“上门取”变为“送上门”,现有一万余群众足不出户“拿到证”、“办成事”,切实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