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资讯中心 > 今日威海

道路更顺畅 出行更舒心丨幸福2023——市级重点民生实事成绩单

文章来源:威海新闻网
时间: 2024-01-24 09:08
点击次数:

良好的通行环境关乎百姓生活幸福指数。2023年,我市继续在改善和提升道路通行条件、通行效率上下功夫,让市民的交通出行更加顺畅无阻、安全舒心。

交通通畅的海滨路。

■项目内容

修复城区部分道路,优化改善通行条件。联网改造交通信号灯,中心城区信号灯联网比例达到100%,其他区市主次干道信号灯联网率达到80%以上,提升道路通行效率。

工作人员维修信号灯。

■民生现场

修好破损道路 短时间处置拥堵

市区昆明路隧道东口,大修后的昆明路(隧道东口—新威路)道路平整、标线清晰,车辆通行十分顺畅。“这条路重修以后路况真不错,每次开车经过心情都变好了。”市民刘先生说。

昆明路(隧道东口—新威路)大修后宽敞通畅。

昆明路是中心城区东西贯通的重要通道,最近一次路面大修为2010年,至今已有十多年了,部分路段路面出现网裂和坑槽等病害,路缘石出现破损和倒覆等问题。2023年6月,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启动了昆明路(隧道东口—新威路)大修工程,进行沥青路面病害处理、沥青罩面、局部路缘石及人行道整修、雨水箅子及部分检查井盖更换等工作。道路大修的同时,还解决了昆明路和新威路交叉口等部分路段积水问题,交警部门重新施划了交通标线,设置了安全美观的中央分隔带护栏,让市民出行更安全、更舒适。

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指挥中心后台监控系统。

在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指挥中心,民警们每天都通过大屏幕关注着市区各条道路、路口的车流通行情况,可以对分布在中心城区和各区市600多处联网信号灯进行远程统一管理和统一控制,快速发现和及时处置各类路面通行情况。

“信号灯联网的最大作用,就是能够在最短时间处置拥堵问题。”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工程科民警李伟介绍,以前,通过后台监控发现路面上的交通问题,只能由工作人员赶往路口进行信号配时调整,一番操作下来至少需要2个小时,费时费力又无法一次性达到预期效果,最重要的是会让车辆的拥堵时间过长,市民出行不顺畅,现在通过信控平台集中调控,从问题发现到完成调整,仅仅需要几分钟。

工作人员对信号灯进行配时调整。

市民谭先生对此深有感触:“很多次在等信号灯的时候发现,原本还有很长时间的红灯,会突然变绿灯,后来了解到,原来是交警在后台进行操作,通过及时调整信号灯来疏散拥堵。这对大家驾车出行来说,真的是非常便利。”

■部门声音

进一步优化改善道路通行条件

随着车流量激增,市政道路基础设施病害问题也在增多。为进一步优化改善道路通行条件,2023年,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完成39个城区道路修复工程,修复内容包含沥青路面脱粒、裂缝、坑槽,人行道板松动、破损、丢失,雨水箅子损坏、周边裂缝、塌陷等基础性病害的集中排查整治。针对冬季雪后市政基础设施的病害,及时进行抢修,2023年年底,共修补沥青路面7727平方米,有效保证车辆的行驶安全。

工作人员调整路况诱导屏。

为应对车流量变化带来的交通拥堵问题,2023年,我市交警部门持续实施联网改造交通信号灯工程。信号灯联网联控作为信号控制系统的“神经”,一方面负责将采集到的交通信息数据传导至信号控制中心“大脑”,为信号配时决策提供数据支撑,让信号控制中心能够根据交通运行情况,实时、远程调整路口信号配时方案。同时,可以根据不同季节、不同时段流量变化情况设置不同信号灯配时方案,覆盖早晚高峰、次高峰、平峰、夜间等十多个时段。目前,市区平均全天控制时段9.6个,精细化程度名列全省前列。

此外,交警部门还通过对联网信号灯路口设置相位差,改变上、下游路口绿灯的启亮时间,实现主干道沿线路口少停车甚至不停车通过。目前,市区绿波带控制路段已增加至45条,经统计,设置绿波带控制的路段,平均停车次数下降35%。

据了解,2023年,我市交警部门总计完成了76处路口的智能信号机设备更换,打通了146条回传链路,中心城区220处信号灯路口已全部回传,联网率100%,其余区市主次干道430处信号灯路口已回传347处,联网率80%。同时,对全市信号灯路口总计完成了8269次配时巡检、6573次配时方案优化调整。联网后的信号灯路口接入交警支队指挥中心信控平台进行统一管控,为解决旅游季节性拥堵、学校周边区域性拥堵、占道施工等临时性拥堵、车辆事故突发性拥堵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Hi威海客户端记者 仲艳楠/文 姚威 沈道远/图 通讯员 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