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市人民法院院长张欣枫在市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作《荣成市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时说,2023年,市人民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做深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各项工作取得新发展。全年诉前调解4064件,立案后结案19043件,审执质效呈持续向好态势。
一、讲政治、顾大局,以能动司法全力护航高质量发展
全力服务保障大局。在市政府的支持下,召开府院联席会议,会签机制文件,切实把市委决策部署转化为扎实有效的司法行动。坚持进企业促发展,法官与企业“一对一”联系对接,深入企业走访、授课93次,为“荣归故里”计划深入实施保驾护航。牢牢守住法律底线和生态红线,审结非法捕捞等犯罪案件5件20人,审查非法占地、非法开采、破坏耕地等行政非诉执行案件28件。审结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土地租赁等案件77件,助力乡村振兴。
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审结商事案件3927件,标的额13.1亿元。加强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保护,依法打击侵害产权和企业家权益的犯罪3件5人,帮助14家企业兑现千万元以上胜诉权益。依托破产工作府院联动协调机制,通过“预重整”方式,用时68天推动碳纤维项目破旧立新;一次性促成西霞口集团等12家关联公司重整成功;与威海中院、威海海高园(石岛管理区)合力盘活神飞船舶千亩优质土地等闲置资产,助力引进朗盛新能源项目,把历史包袱变成发展财富。
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审结金融借款、票据等纠纷案件753件,依法严惩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案件2件3人。扎实做好“有信必复”,对群众来信来访全流程“闭环式”管理,院领导带班接访258次,用好“望闻问切”工作法,在相关部门、镇街大力支持下,成功化解一批多年甚至达十多年的信访“骨头案”,对2名多次实施违法上访行为的信访人进行刑事打击。
二、重主责、强主业,以执法办案实绩维护公平正义
依法惩治刑事犯罪。审结刑事案件504件,判处罪犯587人。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审结故意杀人、抢劫、强奸、放火等犯罪23件,审结危险驾驶、交通肇事等犯罪248件。严惩生产销售假药犯罪,判处2名被告人12年至3年不等有期徒刑,支付惩罚性赔偿金1551万元,守护百姓用药安全。审结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等电信诈骗类犯罪42件,审结利用邪教组织破坏法律实施等犯罪7件,审结贪污、贿赂案件4件4人。
深化纠纷多元化解。深化与24家行业调解组织对接,建立“院领导联系镇街”“一镇街一法官”联动机制,设立法律服务站,指导基层调解矛盾纠纷,从源头降低诉讼增量,擦亮“万家荣和”社会治理品牌。坚持早研判、早对接、早化解,通过示范诉讼、联动处置等方式预防和化解12批涉1237名当事人的商品房销售、劳务合同等涉众型纠纷。强化法庭一线力量配备,5处人民法庭全年结案3807件,调撤率62.5%,实现了基层矛盾就地化解。
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审结行政案件80件,审查行政非诉执行案件91件。参加行政机关协调分析会21次,邀请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旁听庭审80余人次,向行政机关制发司法建议6份,提高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用公正裁判引领社会风尚,发布典型案例114篇次,1篇案例入选“山东法院这五年”推动法治进程典型案例。开展政法广播、访谈53期,开展世界环境日等普法宣传92场次,持续传播法院“好声音”、司法“正能量”。
三、守初心、担使命,以“如我在诉”情怀践行为民宗旨
用心用情保障民生福祉。妥善审结民事案件4376件。注重情理法并重,审结离婚、继承等婚姻家庭案件1353件,62.3%的案件调解结案,守小家和谐、护大家和睦。依法保障“劳有所得”,审结劳动争议、劳务合同等案件249件。打造“法沐青柏”少年审判品牌,成立覆盖全市52所学校的校园安全先议办公室,用法治呵护未成年人成长。
努力兑现群众胜诉权益。开展集中执行行动42次,全年执结案件9579件,执行到位金额6.5亿元。建立“事务集约、繁简分流”执行权运行机制,执行规范化水平显著提高。建立被执行人联动查找、财产联合查控等机制,破解查人找物难题。重拳惩治规避、抗拒执行,限制高消费3817人次,发布悬赏公告7人次,拘传、拘留、罚款156人次,移送追究“拒执罪”3人次,对1名构成拒执犯罪的被执行人依法判处刑罚。
全面优化提升司法服务。坚持安全无小事,推进安检、审判、办公三区分离,为群众提供更加安全有序的诉讼环境。构建“线上+线下”双轨制诉讼服务体系,电子送达27.8万次,互联网开庭2045场次,网上查控案件9450件,网络拍卖成交9500万元,开展巡回审判、调解等司法服务251次,满足群众的多元司法需求。深化运用“四下基层”工作制度,认真解决人民群众在司法领域的急难愁盼。依法为困难当事人减缓免诉讼费5.1万元,向33名困难当事人发放救助金145万元。
促进公正与效率相统一。压实院庭长办案和监督管理“双重职责”,院庭长带头办结案件占比52.6%,每周二、周四晚上常态化召开专业法官会议,对疑难复杂案件集中把关,建立裁判文书评查、发改案件评析等机制,夯实案件质量的“生命线”。强化速裁快审机制改革,加大小额速裁的适用力度,对21类案由适用模块化审理,让简案快起来、效率提起来。坚持矛盾纠纷实质化解,强化全过程释法答疑,建立“全过程督促履行”机制,92%的当事人在一审后服判息诉,促进“案结事了、事心双解”。
四、强党性、重自律,以严管厚爱精心淬炼过硬队伍
抓牢思想政治建设不动摇。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组织集体学习、专题研讨等74次。坚持党对司法工作的绝对领导,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主动向市委请示报告重大事项、重要工作,确保法院工作正确方向。坚持党支部建在庭上,通过组织法官宣誓、揭榜挂帅攻坚行动等形式,强化以党建带队建促审判。
抓紧司法素能提升不松懈。建立青年干警导师传帮带等培养机制,定期开展观摩庭审、岗位练兵等活动,组织干警参加各类培训49期,不断提升干警专业素质。大兴调查研究,8篇案例、调研报告等在威海和省级获奖,1篇案例收录于《中国法院年度案例集成丛书》。突出实干导向,让有为者有位,一年来晋升职务职级26人。
抓实全面从严治党不止步。深化干部作风大改进,引导干警自觉对照“十种作派”自我革命,对标“十项规范”改进提升。每周两次向全院干警发送廉洁提醒短信,开展廉政警示教育宣讲、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等活动,引导干警保持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严格执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等铁规禁令,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问责14人次。
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的监督,加强代表委员联络,邀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视察法院、旁听庭审、见证执行,走访联络代表委员65人次,办理意见建议7件。主动接受纪检监察机关监督。依法接受检察监督,办理检察建议和抗诉案件41件。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监督,聘任特邀监督员12名,选任165名人民陪审员,人民陪审员参审案件781件。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市人民法院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牢固树立“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就是法院工作大局”理念,全力服务发展第一要务,在政治建设上提升新高度,在服务大局上展现新作为,在司法为民上推出新举措,在队伍建设上迈出新步伐,为奋力建设“深蓝、零碳、精致、幸福”现代化新荣成,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荣成实践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