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资讯中心 > 区市动态 > 荣成市

统筹发展和安全 着力提高资金效益和政策效果 为全市经济平稳运行 提供坚实财政保障

文章来源:荣成市融媒体中心
时间: 2024-01-17 14:30
点击次数:

1月16日,市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印发《关于荣成市202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4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报告包含2023年全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落实市十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决议情况、2024年财政预算草案以及确保完成预算任务的工作措施四部分。

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市财政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财政工作攻坚年”活动为抓手,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推进财税改革和财政管理工作,较好地完成预算收支任务,财政运行总体平稳,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财政保障。

2023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60015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51858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461591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71785万元。过去的一年,市财政部门围绕“深蓝、零碳、精致、幸福”现代化新荣成建设,认真落实市十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决议要求,主动融入和服务全市发展大局,推进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加强政府资源资产资金统筹,坚持政府带头“过紧日子”,兜牢“三保”底线,支持发展七大产业链,培育区域块状经济,防范化解债务风险,较好地完成财政改革发展工作任务。聚焦财源建设、狠抓税费征管,推动财政收入提质增效,牢牢抓实财源建设基础工作,完善落实税费保障联席工作机制,依法加强税费收入征管,财政收入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坚持人民至上、改善民生福祉,筑牢财政安全运行防线,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统筹需要和可能,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之上,在发展中改善民生福祉,民生保障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89%。坚持精准施策、争取试点先行,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聚焦聚力产业强市、工业带动、突破发展海洋经济,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用于“5+2”七大产业链和八大产业园区建设,支持全市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持改革创新、加强财政管理,促进财政事业健康发展,持续向改革要动力,坚持刀刃向内、自我革命,加快建立现代预算管理制度,补齐管理制度短板,助推政府治理效能提升。

2023年,我市财政收支矛盾日益突出,市财政部门想方设法抓好开源节流工作,较好地完成了收支预算任务。同时,市财政部门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工作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为确保全面完成2024年的各项预算任务,市财政部门报告拟定了2024年财政预算草案,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1%。市财政部门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立足全市大局,扛牢政治责任,直面风险挑战,体现财政担当,努力实现“五个突破”。

(一)稳增长促发展,在收入总量和质量上实现有效突破。坚决扛牢稳增长的重大政治责任,全力聚焦“大抓经济”工作导向,加强前瞻性研判经济指标,夯实财源基础、提升税收质量、优化收入结构。

(二)保重点惠民生,在统筹资金保障上实现有效突破。积极应对更加严峻的财政收支形势,坚持带头“过紧日子”,千方百计筹措一切可以利用的资金、资源、资产,集中力量兜牢民生底线,保障好重大战略任务、市级重点项目和民生重点工程。

(三)全链条谋布局,在支持产业强市上实现有效突破。强化前瞻性考量和战略性布局,坚持系统观念,强化链式思维,发挥财政政策资金引导作用,做好资金争取和试点先行、项目储备和项目招引、政策优化和企业扶持,全力支持实体经济,推动“产业强市、工业带动、突破发展海洋经济”纵深发展。

(四)抓亮点求创新,在深化财政改革上实现有效突破。高度关注国家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动态,坚持用好改革发展的“关键一招”,强化收支预算管理,有效盘活存量资产,深化预算绩效管理,规范镇街财政管理,切实提升财政管理质效。

(五)建机制守底线,在防范化解风险上实现有效突破。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严肃财经纪律,守牢财政运行安全底线,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积极稳妥做好风险防范化解工作,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