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资讯中心 > 今日威海

配备“数字维保员” 乘坐电梯更安全丨幸福2023——市级重点民生实事成绩单

文章来源:威海新闻网
时间: 2024-01-16 10:32
点击次数:

截至2023年年底,我市共有电梯3万余部,其中垂直运行乘客电梯数量约2.8万部。为进一步保障电梯运行安全,2023年初,我市将“优化电梯维保模式,提升电梯安全运行水平”列入市级重点民生实事,计划对全市1000部居民楼宇电梯试点实施“物联网+维保”安全改造,现已超额完成既定工作目标。

■项目内容

优化电梯维保模式,提升电梯安全运行水平。对全市1000部居民楼宇电梯试点实施“物联网+维保”安全改造,实现智能化运行调度和故障联网预警,有效降低故障发生率,提升救援响应效率。

■民生现场

平均15分钟解除电梯故障

1月5日,市市场监管局监管执法人员走进经开区山花泰和府小区,对该小区内电梯的管理和运行情况进行了一次检查。此次检查中,重点验证查看电梯物联网系统运行情况,并现场模拟电梯意外断电和电梯层门运行故障。

“现在开始断电。”话音刚落,17号楼3单元电梯瞬间因断电而停止运行。3秒钟后,山东广日集团有限公司的维保工作人员邢涛手机里的“电梯智慧物联”App便自动接收到“报警”信息,信息中故障电梯的位置一目了然。邢涛立即按照维修工单推送的位置前往。同时送达的还有此次故障原因、解决方案等信息。这都有效帮助邢涛快速完成维修任务。从电梯故障发生到最终恢复正常运行,全程仅用时12分钟。

电梯物联网系统自动推送故障工单。

“如果一定时间内无人接收维修工单,系统会持续向该区域的维保人员推送,公司后台系统监测值班人员也会直接拨打电话通知维保人员。”邢涛说,公司设有24小时值班热线电话,在电梯故障发生时,能第一时间将故障信息反馈给维保人员,确保以最短的时间、最优的方案完成电梯的应急维修。

“使用电梯物联网系统后,电梯的故障应急响应到场所需时间从原先的30分钟缩短至15分钟左右,极大提升了居民的乘梯安全感和体验感。”市市场监管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四级主任科员杨达说。

执法人员检查电梯驱动主机运行情况。

据了解,“物联网+维保”就是以提高电梯安全性、可靠性为目标,通过加装使用电梯物联网监测系统设备,实现对电梯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故障记录以及主动预警。同时,将原有固定周期、固定项目的维保模式转变为根据电梯运行实际需要,科学弹性确定现场维保项目和周期的电梯维护保养模式,实现从“重过程”向“重结果”的根本性转变,推动电梯维保工作整体提质增效。

执法人员检查电梯技术档案资料。

完成电梯停电故障模拟测试后,执法人员详细检查了电梯轿厢、井道的环境工况,并检查了使用单位电梯安全技术档案管理、电梯安全总监、安全员的配备以及“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安全管控机制落实情况。

■部门声音

电梯故障率下降超过70%

近年来,市市场监管局坚持电梯故障“预防为主”,同步提升电梯智慧化水平的工作原则,持续推进以“物联网+维保”为主的电梯按需维保模式,有效提升电梯运行质量水平。

“电梯在施行‘物联网+维保’模式后,维保人员不仅可以针对性地加强电梯潜在易发故障点的预判性维护保养,有效降低电梯运行故障率,还能使电梯应急处置更加快速高效,实现维修应急响应到场时间和电梯故障维修时间的双下降。”杨达表示,物联网监测系统还能自动对电梯进行安全在线巡检,并根据情况自动生成电梯运行情况报告,实现对电梯全生命周期历史信息的可追溯。

执法人员对电梯导轨油杯进行检查。

2023年,我市新增完成1371部电梯“物联网+维保”安全改造工作。全市已累计公示“物联网+维保”项目共3157部电梯,电梯平均故障率下降超70%,电梯故障应急响应到场时间平均减少50%,有力地促进了电梯维保工作的提质增效,牢固守护了广大群众的乘梯安全。

山花泰和府小区业委会主任姜仲范全程旁观了电梯安全检查,他用“准、快、短”三字诀描述亲身感受。“电梯故障预警准、维修人员到场快、修复耗时短,这让我们很放心。”姜仲范说,必须为“物联网+维保”新模式点赞。

同样对电梯“物联网+维保”模式表示认可的还有温泉明珠小区居民孙先生。“之前曾看到过外地有电梯故障导致人员长时间被困的新闻,这让我乘坐电梯时心里也有点忐忑不安。自从小区电梯采用‘物联网+维保’模式后,维修人员第一时间就能到场,让我放心了很多。”孙先生说,希望“物联网+维保”电梯安全改造工作能够一直推进下去,更好地保障电梯运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