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专栏 > 数字威海 > 工作动态

数字政府|“六社联动·威救你”数据赋能社会救助2.0体系建设

文章来源:数字威海
时间: 2023-09-21 10:15
点击次数:

市民政局按照“兜底线、织密网、救急难”的总体要求,研发推广“威救你”威海市社会救助综合信息平台,搭建全市社会救助信息“数据库”,与市慈善捐赠平台、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志愿威海平台对接互动,实现救助数据互通共享。

数据链通 打破信息壁垒

一是打通信息共享渠道。搭建“威救你”社会救助综合信息平台,整合当前全市17个救助职能部门23类73项救助信息,搭建起全市社会救助信息“数据库”,实现部门之间数据互通共享。二是贯通资产核对链路。创新数据“链路”理念,搭建连通省、市14部门和市域内30家银行、53家保险机构的41类96项反映家庭经济状况数据链路,为救助对象精准认定提供数据支撑。

数据赋能 提高政务效率

一是建立“三色”预警机制,提升救助工作主动性。搭建比对分析模型,根据救助项目标准对73个救助事项进行赋分,结合医疗报销等刚性支出信息进行监测预警。按照黄色预警长期监测、橙色预警重点关注、红色预警及时介入原则,引导镇街开展救助工作,有效推动社会救助工作由“被动申请”向“主动发现”模式转变。二是建立议事机制,提升救助工作统筹性。成员单位开展救助活动前,通过平台对年度内拟救助人员进行筛选比对,对年度内已享受同类救助项目的人员,原则上不再救助,确需进行救助,施救部门应将相关情况提交同级领导小组研究通过方可实施,从根本上避免因“数据围墙”引起的重复救助、多头救助问题。

积分激励 引导社会参与

联合市扶贫办、发改委出台《关于对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活动进行信用管理的实施方案》,创新幸福帮扶积分奖励机制。

依托“威救你”平台研发救助需求与慈善资源对接平台,收集遇困群众个性化需求,同步推送市慈善总会冠名基金的企业、社会组织、志愿团队,引导社会慈善力量对接,开展个性化、差异化精致救助服务。社会慈善力量也可以通过平台,将计划开展的公益服务和计划捐赠物资公开,架起救助对象和慈善力量双向交汇桥梁,实现“线上”直接沟通对接,促进社会慈善资源自动匹配。“幸福公益银行”专栏全流程记录救助活动,并按照标准换算为帮扶积分。

“威救你”平台推广应用以来,汇集市残联、妇联等17个部门历史救助信息近20万条,各救助职能部门通过领导小组议事板块共上传、比对信息近9万人次,向区市、镇街推送红色预警信息6397条、橙色预警信息12342条、黄色预警16450条。各级各部门通过身份多样性查询板块开展信息比对3.5万人次,开展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16439人次,生成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报告33552份。相关经验材料荣获2021年第一届中国新型智慧城市创新应用大赛智佳奖并多次入选省级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