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法规文件 > 政策解读 > 领导干部解读
索引号: 11371000004359707Y/2023-03259 发布单位: 威海市审计局
内容分类: 领导干部解读 成文日期: 2023-08-3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有效性/截止日期: 文号:

威海市2022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情况公布!

来源: 威海市审计局
时间: 11:05
点击次数:

记者:我市审计部门是如何体现做实研究型审计,着力提升审计层次、拓展审计深度的?


市审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慕洪亮:

感谢新闻媒体对我市审计工作的关注,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研究型审计是实现新时代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市审计局紧跟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聚焦审计工作主责主业,将研究理念融入审计工作全过程、各环节,不断推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是围绕审计职责定位,研究审计方向。准确把握审计政治属性和经济监督职责定位,紧扣党委、政府工作中心,突出重点抓好审计监督。聚焦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强化对财政预算管理、财政资源统筹、资金使用绩效等情况的审计,促进严格预算约束,推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聚焦精致城市发展,强化对重大项目的建设管理、质量安全、投资绩效等情况的审计,促进市级重点项目顺利推进,推动投资效益稳步提升;聚焦惠民政策落实,强化对住宅维修资金及体彩、福彩公益金等民生资金的审计,促进增进民生福祉,推动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是围绕审计作用发挥,研究审计建议。在精准高效揭示问题的基础上,我们更加注重分析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坚持把揭示微观问题与服务宏观决策结合起来,对审计发现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从体制制度机制方面提出有价值、可操作、能落地的审计建议,一体推进揭示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今年的报告结合审计发现的财政资源统筹不够、公共资金使用效益不高、国有资产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提出4条审计建议,既重事后、治已病,更重事前、防未病;既管住当下,又见效长远。

三是围绕审计质效提升,研究审计方法。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以数据先行做好审前精细布局,研究大数据分析的前沿技术方法在审计实践中有效应用的路径,积极发挥大数据审计的“平面扫描”“立体透视”功能,明确审计实施的方向和重点,进一步增强审计监督时效性和穿透力。如,今年在49个公共投资跟踪审计项目中,全面应用BIM技术与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全角度、多维度、多节点拍摄施工现场照片,通过激光雷达扫描生成带有矢量参数的点云实景模型,实现“情景再现”“外景内移”“数字孪生”等,有效解决大型土石方工程、绿化工程、征地拆迁等现场踏勘时间长、频率高、测量误差大、发现问题时效性差等问题,促进了项目实施更加精准、项目管理更加高效。

谢谢!



记者:威海作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良好的生态环境对威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请问审计是如何助力威海生态文明建设,为人居城市建设保驾护航的?


市政府投资审计中心主任陈京波:

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威海市审计局立足主责主业,主动担当作为,以精致城市建设为统领,牢固树立“党的工作重点抓什么,审计就审什么”的意识,不断拓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资源环境专项审计的深度和广度,在助力威海生态文明建设中展现审计担当、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以资源为基石,加强质量保障。集中优势资源推进立项、组织实施、成果开发、整改等各项环节,让审计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导向更加鲜明。在资源环境审计中,统筹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关注领域内的新动态和热点问题,增强对潜在风险和问题的敏感度,建立以问题清单为基础的审计预判预警机制,有效发挥审计震慑警示作用。探索推行智慧审计新技术新手段,深化“总体分析、发现疑点、分散核查、系统研究”数字化审计模式,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对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重点领域的问题情况开展专项督查,抓好“问题确认及挂号”“整改认定及销号”“督促检查及追责”等关键环节,推动问题整改清零见底。

二是以项目为抓手,聚力重点攻坚。围绕《山东省资源环境审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2021-2023年)》,研究我市资源禀赋特点、生态环境热点、污染控制风险点等情况,加大对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落实、重要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事项等审计力度,持续关注生态环境政策推进和落实情况、资源保护资金使用情况。2022年,开展1个区市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全市海洋产业发展政策落实审计,重点关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海洋产业经济发展、资金管理使用和项目建设运行等方面,审计发现临时用地监管不到位、海岸带修复整治不彻底、部分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征收管理不到位等问题,目前已推动3334万元海域使用金上缴到位。

三是以制度为引领,坚持“智慧审计”。为促进资源环境审计规范开展,结合《山东省省管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业务规程》和我市实际,出台《威海市市管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业务规程》,填补我市关于市管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内控制度空白。不断探索无人机技术、激光雷达、地理信息一张图在资源环境审计中的应用,梳理职能部门在用的国土调查信息系统、海域海岛动态监管系统等48个业务系统,借助开展的海洋审计项目,完善政策法规、资环数据等“七张清单”。目前,已累计采集土地规划、利用现状、森林、河湖岸线等矢量和遥感数据687GB,形成疑点数据20GB,编制土地、水资源等4类190余条操作指引,有力推动资源环境审计高效发展。

谢谢!



记者: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市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下大气力推进民生实事落地。请问,审计是如何体现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看好和推动用好民生资金作为审计最大的为民情怀的?


市审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慕洪亮:

谢谢您的提问!

市委、市政府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把办好民生实事放在重要位置,让人民享受更多的改革发展红利。近年来,审计机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提升民生资金和民生项目审计质效,推动解决群众关心关切的利益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聚焦资金使用绩效,组织开展福利彩票公益金专项审计调查。聚焦福彩公益金“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的发行宗旨,重点关注福彩公益金政策落实及福彩公益金管理、使用等情况,通过审计,促成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上缴财政,推动完善智慧消防平台和养老服务平台建设,督促提升市复退军人康宁医院养护楼床位使用效率,推动及时公告彩票公益金使用情况、加快制定彩票公益金资助项目实施管理办法等。

二是着眼资金规范管理,组织开展体育彩票公益金专项审计调查。重点关注体育彩票公益金政策落实及分配、使用、绩效等方面内容,通过审计,推动相关部门起草了《威海市市级体育发展资金管理办法》(初稿),完善体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及时支付拖欠的工程款,提升22个体彩公益金项目的预算执行率,及时向社会公告体育彩票公益金筹集安排使用情况等。

三是助力提升群众居住品质,组织开展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和物业政策落实情况审计调查。重点关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交存、管理、使用和物业管理相关政策措施落实等情况,通过审计,推动物业主管部门加快修订完善《威海市区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建立健全维修资金续交、补建制度,完善售后公有住房业主交存标准,促进4家开发企业和部分业主交存首期维修资金1094万元,推动主管部门开展住宅小区综合整治检查,提升对住宅小区公共收益的监管力度。

谢谢!



记者:为贯彻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的有关要求,审计机关在国有资产监督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市审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侯志勇:

非常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

去年11月,威海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印发了《威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的决定》,要求审计部门依法加大对国有资产的审计力度,形成国有资产审计情况专项报告。对此,市审计局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加大对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审计监督力度,今年首次单独报告了企业国有资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和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的审计情况,有效提升国有资产、自然资源管理效能,促进国有资产安全和保值增值,助力国有资产“家底”更实、国有资源“成色”更足。

一是加强企业国有资产监督,推动国企做强做优。2022年11月至2023年2月,我们对1户市属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损益等情况进行了审计,重点关注企业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合法效益情况,以及国有资产风险管控情况。企业通过创新服务项目,实现经营收入的持续增长。但审计也发现该企业在质量效益和运行机制等方面存在一些隐患和风险,比如:物资贸易业务风险管控不到位,逾期应收款规模逐步扩大;未对客户担保物情况进行全面审查,造成资金损失风险;预付款管理缺失,超付采购款仍有12万元未收回;2017年未经集体决策购买信托产品等。

二是加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审计,推动资产管理集约高效。在2022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审计中,我们重点关注了市级预算单位国有资产的配置、使用以及处置等情况,促进规范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审计发现,部分部门单位资产底数不清,1个部门和3个所属单位购置资产97万元未及时入账;1个部门和1个所属单位部分房产、土地等资产未办理产权登记;2个部门6处已竣工投入使用的建设项目,未及时转入固定资产;市级公物仓管理系统资产底数不清,与财政资产信息系统反映资产不符。

三是加强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监督,促进生态文明建设。2022年,我们对1个区市开展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重点关注了土地、海洋、矿产等自然资源和相关生态环境保护情况。审计发现自然资源资产存在管理不到位等问题,比如:土地利用计划管理不到位,建设用地批而未供1180亩;森林覆盖率约束性指标未完成;临时用地监管不到位,部分临时用地超期未办理延期手续;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859万元征管不到位;海岸带修复整治不彻底,部分固体废物垃圾未及时转运。对审计查出问题,相关区市已积极采取措施,查找原因,堵塞漏洞,进一步规范管理,推动精致威海居住环境提“颜”增“质”。

谢谢!



记者: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审计整改工作作出一系列新部署、提出新要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审计整改工作。请问,我市将采取哪些措施督促整改到位呢?


市政府投资审计中心主任陈京波:

谢谢您的提问。

审计整改是推动我市审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直接决定着审计监督的效能。一年来,威海市审计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审计委员会上关于审计整改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审计委员会对审计整改工作的部署安排,通过构建全面整改、专项整改和重点督办相结合的整改格局,持续推动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清仓见底”,为我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一是分类细化整改要求。着力构建全面整改、专项整改和重点督办相结合的整改格局。对整改不到位问题,列入重点督办清单,明确整改时限及整改目标等,督促被审计单位加快落实、一抓到底;对需持续整改的问题,坚持动态监管和对账销号,形成闭环管理;对已完成整改的问题,强化建章立制和跟踪问效,适时组织现场督查“回头看”,确保问题真改实改。二是推动健全制度机制。对运行新政策、新制度、新机制而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一些“屡审屡犯”的老问题,注重分析问题产生的历史背景、决策过程、性质结果等深层次因素;对涉及跨部门、跨地区的问题,加强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巡察监督、党政督查相结合,与人大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等各类监督相互贯通,坚持从体制机制层面督促行业主管部门系统抓、抓系统,从根本上优化政策措施、规范行业管理,切实推动源头治理。三是强化主体责任追究。对整改不力、敷衍整改、虚假整改的,严格按照《威海市审计整改约谈办法》的要求,约谈被审计单位主要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增强整改问责刚性约束。将整改结果及时与纪检监察部门、组织部门共享,作为干部考核、任免、奖惩的重要参考。

2022审计年度需整改问题502个涉及48个审计项目,其中:已完成整改金额类问题143个、金额36.39亿元,非金额类问题318个,移送审计事项8项。被审计单位制定完善制度办法105项,采纳审计建议100条,处理人员8名,未整改到位问题41个。

下一步,我们将针对审计发现问题整改中存在的不足和短板持续跟进督导,以更加坚决的态度和更加有力的举措持续抓好问题整改,为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贡献审计力量。

最后,再次感谢新闻媒体对威海审计工作的支持!

谢谢大家!



相关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