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市委海洋发展委员会各成员单位牢固树立大抓经济的鲜明导向,统筹海洋发展和安全,加快落实海洋强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市委海洋委2023年工作要点等确定的目标任务,持续深化创新型国际海洋强市建设。
一、加快推动海洋产业转型升级。市海洋经济发展工作指挥部组织市交通运输局、市海洋发展局等部门就全市商港、渔港经济发展和大项目引进等方面开展专题调研,为推动全市港口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市发展改革委争取中央资金1000万元,支持荣成市刺参种质资源场建设。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组织光威户外、环球渔具等9家钓具企业参加中央广电总台威海渔具电商产业座谈会,指导市钓具行业协会举办“助企出海 扬帆远航”主题培训座谈会,加快推动钓具行业发展。市交通运输局积极推动威海港培育保税油市场,同时,加快推动港口服务产业发展,新增2家船舶港口服务企业。市海洋发展局推动新增1个国审水产新品种海带“海农1号”;推动(京东)威海海鲜官方旗舰店上线,举办威海海洋渔业企业家电商培训(第一期),组织鼎呈鲜等3家企业参加“好品山东”渔业品牌全国推广推介活动(长沙站),举办威海市海洋预制菜科技文化节暨威海海鲜品牌推介会,开展“走遍四海 鲜在威海”威海海鲜品牌推介主题沙龙活动,进一步开拓威海海洋食品市场。市外办、市海洋发展局联合承办了山东—非洲海洋合作发展对话会,持续深化海洋领域国际合作。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经区共同举办“自驾旅行 潮玩露营”威海旅游季活动,不断激发滨海旅游新活力。文登区组织海宽等4家企业入驻“齐鲁农超”山东农副产品展示交易平台,组织银泽生物、旺和食品参加2023第17届上海国际渔业博览会和2023香港美食博览会,加快拓展海产品销售渠道。乳山市持续推动明阳智能、国电投半岛南U场址海上风电、豪迈科技等4个海上风电项目建设,豪迈科技一期项目已建成投产。经区推动金陵船舶建造的首艘5100米车道、1100客位高端客滚船Finnsirius顺利交付。组织举办千里山海沙滩音乐节,扩大“千里山海 自在威海”品牌知名度。
二、全面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市科技局组织召开“海洋生物产业创新发展研讨暨成果推介会”,围绕“养殖生态化”“装备自动化”“产品高值化”3个主题推介成果14项,推动高校院所与有关企业达成多项合作意向。组织召开“省海洋养殖创新创业共同体理事会第三次会议”,拟支持实施10个海洋产业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环翠区加快推动远遥浅海科技湾区建设,海洋科技馆二期项目开始试运营,科研码头完成陆基工棚施工及码头浮箱现场预制,湾区周边123亩填海地块土地完成收回协议司法备案。推动蓝湾海洋“面向渔船监管的通遥一体化‘威海壹号’卫星系统研制”项目与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项目金额700万元。文登区组织银泽生物科技与鲁东大学围绕“海马新种质创制及产业化应用”开展研究合作,联合申报的省重点研发计划(农业良种工程种业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已通过审查。
三、持续深化海洋综合治理。一是抓牢抓实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市海洋发展局组织开展浒苔绿潮灾害防控处置工作,累计布设海上拦截网60公里,清理浒苔252.5吨。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开展2023年第二轮入海河流总氮治理督导帮扶工作,对全市4条国控河流干流及二级支流进行深入溯源排查。严格落实湾长制,截至7月底,全市共巡湾12869次,巡湾总里程70361千米,整改问题1575件。荣成市荣获第十一届“中华环境奖”城镇环境类优秀奖。南海新区获评我市首个省级绿色工业园区;蓝色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海洋大学等共同起草了省海洋领域地方标准《海洋生态修复绩效评价导则》。二是全面加强渔船管控、海上安全管理和涉海治理。市海洋发展局结合“百日攻坚”等检查行动,深入开展全市渔业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和海洋渔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7月份以来共检查渔业生产经营单位1023艘(次),查改问题隐患83处。市公安局扎实推进海岸管理、海防管控、安保维稳和渔船综治等重点工作,侦办的两起非法捕捞案件成功入选全国十大涉海非法捕捞典型案例,使用水上无人救生机器人成功营救3名被困礁石的外地游客,7月份共出动警力4100余人次,排查沿海重点部位5700余处次,整治涉海风险隐患49余处次,查处涉海违法案件15起。市公安局联合威海海警局开展“守海护岸2023”第三次陆海联合执法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252人次,检查港口码头停泊点72个、船舶395艘次,整改问题隐患14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