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资讯中心 > 今日威海

回乡博士有个“海洋梦”

文章来源:威海新闻网
时间: 2023-07-04 09:54
点击次数:

6月30日一早,威海青逸未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卢龙飞直奔公司的微藻养殖基地,因为基地里养殖的三角褐指藻、雨生红球藻、小球藻等微藻,对养殖环境的光照、温度、湿度等都有不同要求,所以他每天都要到这里转上几趟,亲眼看看才放心。

检查微藻养殖情况,只是卢龙飞的日常工作之一。眼下,他的工作计划上正记录着一项“要紧事”——推进微藻相关产品的研发。“现在研发的是一款饮料,我们想在尽可能保存微藻中有效生物活性成分的基础上,进一步去除腥味,改善口感。”尽管产品方案已经过多次改良,但卢龙飞仍在努力追求口感与营养的“最佳值”。这样精益求精的态度,体现了他对工作、科研的认真负责,更体现了他身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自我修养。

对卢龙飞来说,作为一名海洋生物学博士,从事微藻养殖及相关产品研发是“情理之中”,但与微藻及威海青逸未来“结缘”,却是“意料之外”。

卢龙飞是荣成人。5年前,从厦门大学完成博士学业的卢龙飞得知寻山集团设有博士后工作站后,这让本就抱有一颗“回乡心”的他彻底下定了决心。“家乡对我有着很深的影响,我大学学的是生物技术专业,后来读研究生和博士时转为海洋生物专业。那会儿我就想,毕业之后一定要从事和海洋生物相关的事业,这样也能有机会为家乡发展和建设作点贡献。”

卢龙飞的梦想很快有了实践路径——2018年,卢龙飞正式入职寻山集团,主攻海洋贝藻的健康养殖、良种创制与养殖工艺优化等领域。

入职5年来,卢龙飞时刻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始终坚守岗位认真工作:卢龙飞及团队对固有技术进行优化,对鲍鱼、扇贝、海带等贝藻种质进行更规范地保存、测量和记录,精确缩短育种周期,制订《鲍鱼生长指标测量技术标准》等10余项企业标准;同时,参与育成皱纹盘鲍“寻山1号”和栉孔扇贝“蓬莱红3号”2个国家水产新品种,累计创造经济价值1.2亿元。

其中,“寻山1号”曾出现过“一鲍难求”的局面。“经过多年发展,鲍鱼养殖逐渐演化为以南北接力模式为主,这种模式虽然极大提升了鲍鱼的生长速率,但也导致鲍鱼逐渐丧失耐低温的性状,不能再次进行北方过冬。”卢龙飞介绍,“寻山1号”就是为了解决该问题而“诞生”的,如今,其在北方越冬期的存活率甚至比现有鲍鱼在南方越冬期的存活率还要高,并且还具有生长速度快等特点,为北方养殖户提供了更多选择,有力促进了北方鲍鱼产业的发展。

近几年,寻山集团成立了威海青逸未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主营微藻生物养殖、微藻生物提取等业务。随着工作变动,卢龙飞成为该公司的一员,主攻方向逐渐偏向微藻养殖及相关产品研发。

“我们团队在公司原有种质保存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充了微藻种质,通过养殖试验反复验证藻种的优劣,以及判断其是否具有活性物质含量高、耐高温、耐原生动物等特性。”卢龙飞表示,他与团队不仅围绕微藻种质扩充与评估开展工作,还逐步研发了微藻轮养、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大幅提升了微藻基地的生产效率。

不仅如此,卢龙飞还紧跟国家“双碳”步伐,带领团队搭建了“智慧低碳、多能互补”微藻新模式,每年可增加产量15%,同时节约用能成本约25%。

此外,卢龙飞更是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到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积极开展企业宣传、技术培训,引领海水养殖产业绿色发展。“卢博士很亲切,我们有问题向他请教,他都会耐心细致地为我们讲解,平时也会分享一些先进的理念和知识,帮助我们成长。”不少与卢龙飞共过事的人为他点赞。

如今,卢龙飞已顺利完成博士后阶段的研究工作,不仅实现了个人发展与海洋生物产业的共进步、同成长,也向着自己的“海洋梦”迈进了坚实的一大步。“未来,我希望自己不仅仅是技术创业者,还能成为海洋生物产业和家乡经济发展的‘助推人’。”卢龙飞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