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上午,以“共建数字强省共享智慧山东”为主题的“2023山东数字强省宣传月”活动在济南正式启动。荣成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云平台获山东省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优秀案例。
2019年以来,云平台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核心枢纽,因势而变、凭“智”出招,发挥好数字技术在理论宣讲、基层治理等方面科学性有效性的支撑作用,建立“群众吹哨、部门报到”的供需对接机制,夯实新时代文明实践网络矩阵,实现“云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推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落地生根、长久长效。
一、主要做法
1.整合各类资源,助力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提质增效。一是数据全面融合。云平台设置了文明宣讲、志愿招募、活动动态、社区志愿等10大板块,制定“提前申请—审批备案—网上公示—动态发布”工作流程,可视化动态展现全市各级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志愿者、志愿服务项目等活动情况,所有文明实践活动均在网上调度、展示、考核,实现从“多头管理”向“多跨协同”转变。通过云平台,可以对全市文明实践所、站以及所辖文明实践点、户的线下实体资源的统一管理,达到市镇村三级联动,实现文明实践效果最大化。二是与“融媒体中心”融合。发挥好荣成作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两个试点”优势,与直播荣成APP平台数据共享,打造文明实践网络阵地。在全平台开辟“爱的蒲公英”“文明实践小喇叭”等专栏,年刊播量超过1000期,以丰富的新闻语言、多样化的表现形式,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插上“融媒翅膀”。三是“云平台”与社会信用管理平台融合。在云平台注册登记的志愿者均拥有个人账户,云平台与信用管理平台互通共融,将群众参与理论宣讲、志愿服务等26项文明实践活动纳入个人信用管理,志愿服务时限折算成2至50分不等的信用分值导入信用管理平台,计入个人信用档案,成为评定3A级优秀志愿者的主要依据,进一步激发志愿者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
2.创新数字化治理,激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长久活力。一是志愿服务“云操作”。云平台采取“团队亮单、群众点单、所站下单、志愿者接单、互动评单”的模式,专业化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在云平台注册,上传各自的服务清单、志愿者信息等;镇街所、村级实践站针对群众“点单”需求,在云平台“下单”,自动生成短信通知团队负责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接单”后安排志愿者深入镇街、村居,开展理论宣讲、法制宣传、农业科技、医疗保健、文体健身等配送服务,服务效果由群众评价。在活动执行中,为了解决农村老龄群众不会用智能手机的问题,在农村志愿者中推行志愿服务“一码通”,引导农村志愿者通过云平台注册,生成专属二维码,参加活动时只需扫描二维码即可完成志愿服务全部流程,实现报名码、签到码、签退码“三码合一”,打破了“数字障碍”。二是志愿项目“云发布”。按照“政府资金引导、爱心企业冠名赞助、志愿服务团队具体实施”的模式,推行志愿服务项目化运作,引导各志愿服务队结合自身特点、立足职能优势、契合群众需求策划有特色、接地气的志愿服务项目,把零散化、碎片化的活动用项目的形式固定下来,在云平台及时发布,让志愿服务像“网购”一样方便,像“外卖”一样送服务上门。有效打通志愿服务组织和爱心企业的合作“通道”,涌现出了“黄金一刻钟”“银杏树下传习语”“爱心待用”等80多个特色志愿服务品牌,真正做到在活动中传思想、在服务中聚民心、在宣讲中夺阵地。三是志愿资源“云整合”。云平台精细的模块化管理,成功整合了活动、志愿者、场馆、信息四类资源。在活动资源方面,发布志愿服务任务、招募志愿者,将志愿服务活动资源整合到平台上,便于志愿者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等报名参加;在志愿者方面,依托党校、司法、农业农村等市直部门,培植红宣讲、法润荣成、情系三农等35支专家型志愿服务队,将1000多名“专家型”志愿者纳入信息库,为文明实践活动开展提供人力支撑;在场馆方面,平台聚集文化、体育、理论宣讲等设施场所的资源信息,为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提供场地支撑;在信息方面,能将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的图文、视频信息编辑发布,交流、学习的同时传播弘扬志愿精神。
二、特色亮点
1.可视化数据。荣成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云平台动态实时展示全市各志愿服务团队、志愿者、文明实践所(站)等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的具体情况,运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分析镇街、村(社区)、部门、社会组织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情况、成效、群众评价等数据,通过排名在云平台首页直接体现出来,数据作为市级文明实践活动考核以及财政奖补资金发放的依据,确保公平公正、奖惩分明。在荣成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展馆,实时展示云平台的后台数据,并做到随时与镇街实践所和村(社区)实践站进行视频联通。
2.一张网统管。与社会治理一体化平台、直播荣成APP、社区APP等平台数据互通共享,今年针对城市社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管理不规范、审批尺度不一,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对云平台优化升级,搭建了镇街二级云平台,配套开发“社区志愿服务网”,将管理审核权限下放至镇街一级,进一步提高了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数字化、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了全市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自上到下的全域覆盖。
3.多样化服务。整合全市志愿服务力量,建立“党员干部队伍、部门专家团队、城区专业团队、镇村群众团队”四类志愿组织体系架构,各级志愿服务团队在云平台注册并亮出服务菜单,按照“党员干部带头服务、部门专家精准服务、城区专业下沉服务、镇村群众自我服务”模式,提供差异化服务。
三、应用成效
荣成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云平台的建设,推动了荣成市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户各级阵地的融会贯通,成功将“线下”的日常文明观念和规范转移到“线上”,实现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高效高质管理,推动荣成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走实走深、助力打通群众工作“最后一公里”。至目前,“人人都是志愿者,人人都是参与者”的共建共治共享理念深入人心,疫情防控、社区网格治理、农村日常保洁、群众“门前三包”等工作,全部由志愿者完成,群众主动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提高,整个社会充满着文明向上、共建共享的正能量。
通过不断优化云平台建设,发挥云平台的统筹推动作用,荣成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成为创新乡村治理、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实现农村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重要力量,全面激活新时代文明实践内生动力,群众在参与过程中增进了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可复制、可推广的文明实践“荣成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