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资讯中心 > 今日威海

“拉满”科技感!威海“智造”博览会上崭露头角

文章来源:威海新闻网
时间: 2023-06-12 10:02
点击次数:

6月10日上午,“精致城市·幸福生活”博览会开幕,“绿色出行·低碳生活”板块中,威海广泰、威高骨科、天智创新技术研究院、潍柴新能源、未来机器人等37家骨干企业,纷纷携带拳头产品亮相,展示威海“智造”的实力与魅力,为展商、采购商和参展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科技盛宴”。

威海广泰空港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展区前,两架造型奇异的无人机吸引着来往人群的注意力。“这两款无人机,一款的特点是强度高、重量轻,适用于作业时间长、任务载荷重量要求大的应用场景;另一款则定位于大载重长航时高安全多旋翼飞行平台,具备250kg以上的有效载荷搭载能力,主要用于城市消防等领域。”威海广泰空港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丰介绍,这次带来的产品,主要展现的是广泰综合性高端智能应急救援保障装备的研究成果,该系列产品此前还曾“组团”亮相2023年全国自然灾害防治技术装备成果展。

“硬核”科技,永远是企业追求的创新目标。作为威海“土生土长”的代表企业之一,威海广泰深耕高端智能应急救援保障装备领域,先后研发出多款行业领先、填补空白的“尖端”产品,“一站式”综合减灾的“威海方案”更是获得了工信部、科技部、交通运输部、应急部的多方认可,让更多人看到了威海“智造”的先进水平。

此次博览会上,众多企业都带来了自己的“硬核”科技产品。未来机器人就带来了打破国内外垄断、国内首次实现全自主设计开发的全国产深海3500米悬浮作业机器人。“这款产品首次突破深海作业机器人耐高压、导航定位、动力及通讯传输技术,填补了深海作业级机器人国内空白。”未来机器人展台负责人介绍,在深海机作业机器人的研发基础上,未来机器人再次发力,新下线的深海铺缆机器人,目前正在进行下海实验,这将又是一次领先行业的“里程碑”。

在以往,深海机器人关键部件多数依赖进口,曾屡遭“禁运”。未来机器人团队经过18年自主技术攻关,多款产品成功突破国外“卡脖子”技术难题,上千种零部件全部实现国产化。这不仅标志着我国深海机器人研发制造产业正加速崛起,更意味着威海“智造”敢向世界叫板。

除了拳头产品,不少企业还展示了最新“成果”。5月15日,潍柴新能源商用车发布全新高端新能源商用车品牌——蓝擎汽车,此次博览会上就出现了两款蓝擎微卡。“这两款一款是柴油液刹型,一款是纯电动型,将是我们公司首款实现批量生产的新车型。”潍柴新能源商用车有限公司威海分公司技术人员孙爱军介绍,相较常见的微卡,蓝擎微卡的最大货箱尺寸可以达到4030×1850×400mm,承载能力更大,可以满足更多需求。此外,蓝擎微卡还重新布局了发动机、座椅和中控,能为驾驶者提供更舒适的驾乘体验。

潍柴新能源前身是威海黑豹汽车,后经历战略重组,并对全部生产线进行自动化和智能化升级改造。按照重组规划,企业将推出新一代中国领先的高端大微卡产品,成为细分市场的领军企业,为威海“智造”再次加码。

博览会上的众多“亮点”其实只是威海“智造”的发展缩影。眼下,威海牢固树立“大抓经济”导向,大力推动传统产业持续向品牌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新兴产业加速向集群化、链条化跃升,威海“智造”也正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走向整体实力的提升。

数据显示,目前,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1332家,规上工业营业收入利润率、高新技术产值占比等结构效益指标稳居全省第一梯队,呈现出高质量发展的显著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