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早上8时,山东荣成石岛新港,“华东明珠8”中韩客货滚装班轮正从黄海驶来。
在荣成海关驻石岛港办事处口岸监管科,海关关员正在开展卫生检疫。
与传统的卫生检疫模式不同,检疫关员刘超、姜玉涛打开入境交通工具无接触式检疫设备,通过眼前的海关端智能操作屏幕,与班轮进行音、视频通信,向船医了解船员健康情况、有无发烧、呕吐等表现,指导该轮所有船员按次序进行体温监测。
随后,刘超又通过海关端与船员佩戴的头戴式智能监控仪连线。智能监控仪变成海关关员的“千里眼”,远程对餐厅、甲板等区域开展检疫。
经核实,所有布控指令无异常,刘超和姜玉涛签发了船舶入境检疫证明,班轮完成全部入境检疫流程,整个过程不到15分钟。
几乎与此同时,76公里之外的龙眼港,“东方明珠8”中韩班轮上,韩国籍船长赵祥宪正通过无接触式检疫设备接受海关检疫关员的医学问询。海关关员和船长各自使用母语对话,智能翻译模块实时译出,显示在双端设备屏幕上,问询过程顺畅便捷。
“无接触式检疫设备解决了入境检疫的大问题,以往班轮靠港后海关才能登船检疫,现在在锚地就可以开始,这中间不但缩减了锚地到码头的行驶时间,还节约了关员登轮检疫翻译等环节的时间。”石岛华东国际船务代理有限公司船代经理张文涛说,每个航次可节省40分钟以上,也大大降低了恶劣天气对船期的影响。
荣成市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与韩国隔海相望,石岛新港、龙眼港多条中韩客货班轮航线常态化运行,每周进出境10多个班次。
在此前几年的疫情冲击下,班轮检疫所需时间加长,进口卸货、出口装运承压。为提升通关流转速度,2021年9月以来,荣成海关在全国海关系统率先使用入境交通工具无接触式检疫设备办理船舶入境检疫业务,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该系统借助4G和5G信号,班轮抵达锚地即可开始卫生检疫,通过音视频交流,远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体温监测和医学巡查,班轮靠港即可开始卸货作业。船舶检疫时间从原来的40分钟缩短至平均15分钟,单航次可为集装箱装卸增加预留时间约1小时。
时间就是效益。石岛新港总经理柯昌丽介绍,班轮的快速检疫保障了鲜牛奶等鲜活易腐冷链货物的快速流通,每船每年可节省船舶挂港燃油费、港口人力物力周转费用200余万元。荣成大龙海运有限公司总经理袁志昂表示,入境交通工具无接触式检疫设备的启用提升了龙眼港进出口货物通关、周转速度,港口辐射面显著扩大。
“我们已远程检疫进境船舶800余艘次,既保证了国门安全,又保障了物流畅通和外贸发展。”荣成海关副关长宋黎表示。
中韩班轮穿梭,织密了经贸往来。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荣成市进出口值达132.7亿元,同比翻番增长。荣成海关将持续探索智慧海关新路径,坚持科技赋能,以数字化、智能化新技术提质增效,聚焦压缩海运物流时间、降低企业通关成本,促进外贸“量”“质”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