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 市委海洋发展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海洋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引领,统筹海洋发展和安全,加快落实海洋强市建设各项目标任务,取得显著成效。
一、持续澎湃海洋经济新动能。市海洋经济发展工作指挥部组织市交通运输局、市海洋发展局等部门开展全市渔港基础情况调研, 对全市渔港数量布局、配套设施、服务能力等进行摸底,提出整合优化建议。市发展改革委推动威海港多式联运供应链物流基地项目、东北亚国际船舶交易中心成山角基地项目在省“三区互融”推进会上完成签约。市交通运输局推动威海港积极培育保税油市场,争取与我市其他班轮公司开展保税油业务合作,并联合供油商争取外贸商船及周边船厂维修外轮在我市加油。市海洋发展局组织举办“走遍四海鲜在威海”威海海鲜与海洋预制菜品牌提升论坛,有效拓展我市海鲜与海洋预制菜市场。市文化和旅游局会同省水下考古中心完成双岛湾及周边地区近现代沉船陆地调查工作, “靖远”舰遗址第一期水下考古调查获评2022年度山东省五大考古新发现。组织开展“千里山海嗨享 WEI海”2023最鲜美食荟评选活动, 突出海鲜美食等地方特色。 荣成市组织举行2023中国·荣成海洋民俗文化月暨渔民节开幕仪式,开展中国预制菜地标保护产品暨2023首届海洋预制菜(荣成)十大名品评定活动,举办2023年海洋预制菜订货大会,创新特色海洋产业发展新模式。 乳山市持续推动明阳智能、 豪迈科技、中车同力等5个风电产业装备项目建设,加快打造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基地。组织滨海文旅单位赴青岛、济南、枣庄三地举办“母爱圣地美好乳山”文旅推介会,组织乳山牡蛎等文旅产品赴东三省开展文旅宣传推介, 大力拓展海洋特色产品市场。
二、持续加强海洋科技创新。市科技局组织召开海藻深加工技术创新研讨会,进一步理清产业创新发展路径。推动哈工大(威海)魏琦峰教授团队与鑫发控股就试验甲壳素制备技术工艺应用于蠓子虾高附加值产品开发达成合作意向。持续推进久宏智能等科创主体钓具产业“机器代人”技术及装备研发, 已成功研发出顶环圆环全自动缩口设备等10余款自动化设备,部分已成功应用。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4家重点企业参加首届“中国·山东海洋高端人才交流暨项目洽谈”活动,发布涉海单位人才需求15家、 涉海“揭榜挂帅”项目7个、 涉海人才创业项目2个。 市海洋发展局在2023年省海洋科普大赛中荣获优秀组织奖, 组织推荐的参赛选手分别获得2个二等奖和2个三等奖, 1部海洋科普短视频获得二等奖。环翠区加快推动远遥浅海科技湾区建设,海洋科技馆二期项目已完成招投标,科研码头项目已完成用海申请区级审查、现场地质勘查、施工图设计、预算控制价编制。与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海洋科学与技术国际创新中心等达成合作意向。
三、持续深化海洋综合治理。一是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市生态环境局组织严格落实湾长制, 截至4月底, 共巡湾3298次, 巡湾总里程5270千米, 有效整改问题251件。 做好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完成国家电投山东半岛南海上风电基地 U场址一期450MW项目、 国家能源集团国华半岛南 U2场址海上风电一期项目的审批。市海洋发展局启动全市枯水期海水入侵与土壤盐渍化监测, 完成12个监测站位的监测工作。持续开展海洋灾害风险分析, 4月份累计发布海洋预报信息150期,海浪灾害预警信息7期,海洋灾害分析2期。二是加强渔船管控、海上安全管理和涉海治理。 市公安局扎实推进海岸管理、海防管控、渔船综治等重点工作, 4月份, 出动警力4600余人次, 排查沿海重点部位5000余处次,整治涉海风险隐患30余处次,查处涉海违法案件44起。 市海洋发展局组织对新启用的伏季休渔管理系统“鲁渔通”微信小程序进行培训,深入推进智慧化伏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