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山东首批产改工作全面试点区,文登围绕加快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精准发力,在政策扶持、提升素质、服务保障上下功夫,打造了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产业工人队伍,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走进文登奥文电机于永幸创新工作室,于永幸正跟两名徒弟讨论台达变频器配线图,台达变频器的应用对公司下一步的技术改造至关重要。近年来,于永幸创新工作室在公司创新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而这离不开“产改”工作的深度赋能。
文登奥文电机有限公司电工班长于海游告诉记者,他们参与的项目都是依托公司创新工作室完成的,因为工作室集合了公司各工种的高技能人才,他本人也是工作室领办人于永幸的徒弟,多年来参与了不少的项目攻关,也有了多项实用新型专利。
目前,文登共有区级以上创新工作室173家,其中省级创新工作室2家。推进产改,政策先行。文登高度重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发展工作,出台《关于深化提升文登英才计划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在高端人才引进、青年人才引进、人才服务保障等方面优化提升,实施文登籍学子“雁归计划”,鼓励文登籍在外学子毕业回文登企业工作,最高发放10万元一次性“学业补贴”,创新推出“引才券”等一系列激励政策。
区总工会党组成员、二级主任科员汤顺玲说,区财政在资金和人才培育上加大倾斜力量,近3年职业教育累计投入6.9亿元,区人社局近3年发放高技能人才培训补贴70余万元。还依托企业自主评价机制,加强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结合企业自身生产特点,培养符合企业发展的各类技能人才,3年来全区共有28家企业获批自主评价资质,共开展企业自主评价2900余人,发放补贴资金440多万元。
坚持先模人物评选向一线倾斜。产改工作以来,文登获得表彰的10名省级以上劳动模范,20名威海工匠,5名威海市职工创新明星,均来自生产一线,成为全区技能人才的领头雁。
区总工会还鼓励职工立足岗位提升技能,2020年以来,全区各级工会共举办竞赛1256场,参赛企业458家,参赛职工4.6万人次,每年举办10多个工种的全区性技能竞赛活动,以竞赛比武打造金牌产业工人。
产业工人既是改革参与者,更是改革受益者。在产改过程中,文登坚持产业工人主体地位,打造以春送岗位、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为主要内容的“暖心惠工”服务品牌,其中,金山党工委金园社区“爱心驿站”被命名为全国最美劳动者服务站点。
金山党工委金园社区户外劳动者驿站站长王榕楠介绍,服务站最初的服务人群定为环卫工人、快递员以及交警等,保证他们渴了能喝水、热了能乘凉、冷了能取暖,现在还担当起了职工子女放学后的托管,建筑工人临时停靠等服务,让户外工作者更有幸福感,让城市更有温度。
近三年,区总工会共筹集资金190多万元,走访慰问困难职工、农民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7.6万余人次,建设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28个、妈妈小屋25个,开展职工爱心互助保障工作,累计21万多人次参保,受益职工5000多人次。(李进鹏 于尧 孙炜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