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份,市委海洋发展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牢固树立大抓经济工作的鲜明导向,坚持统筹海洋发展和安全,深入推进海洋强市三年行动计划等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持续夯实海洋产业发展基础。市海洋经济发展工作指挥部组织召开威海市与山东海洋集团对接座谈会,达成多项合作意向。组织召开落实对接国家海洋技术中心议定事项专题会,持续推进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威海)部省共建工作。市交通运输局推动威海港加快培育保税油市场,争取与我市其他班轮公司开展保税油业务合作,并联合供油商争取外贸商船及周边船厂维修外轮在我市加油,不断扩大市场规模。市海洋发展局组织新创建 1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新增国家级刺参、海带、皱纹盘鲍良种场 3 处,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数量增至 7 处,位居全省第一。市文化和旅游局整合海洋优质旅游资源,推出“我在威海过大年”精品旅游攻略。会同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启动环翠区双岛湾及周边地区近现代沉船陆地调查工作。荣成市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实施方案获省批复,新建 1 艘全国最大的远洋运输船,1 家企业获批第九批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乳山市持续推动明阳智能、国家电投、国家能源等 5 个海上风电装备项目建设,明阳智能项目完成电缆铺设验收并正式通电。南海新区加快提升蓝碳研发能力,与省标准化研究院合作开展海洋碳汇标准化攻坚项目,联合建设银行威海分行举行“威海市海洋碳汇(蓝碳)金融体系建设研究讨论会”。
二、持续提升海洋科技创新水平。市发展改革委推动万丰镁业以“优秀”成绩通过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蓝色人才专项中期评估。市科技局加快推动传统海洋产业“机器代人”,组织鱿鱼加工设备展示会和海洋预制菜自动化设备(机器代人)集采现场会活动,组织哈工大专家与宇王集团确定全无刺鱼块加工自动化攻关的 8 个环节,推动天智研究院、福瑞机器人与宇王集团签订设备自动化技术攻关合作协议,正式开展全无刺鱼块加工自动化装备研发。与青岛国家实验室开展浮标整体可靠性近海海试验证等项目,推动久宏智能在仿真饵涂装等自动化设备及鱼竿用水性涂料方面开展研发攻关和推广应用,推动樱聚缘联合世代海洋等海洋生物制品企业共同搭建创新联合体。荣成市组织百合股份参加在海南博鳌举行的营养保健食品创新论坛,300 余种创新产品亮相新品发布会。环翠区加快推进远遥浅海科技湾区建设,湾区地块完成土地成本梳理,海洋无人装备与技术联合创新中心完成事业单位注册清单的梳理,《威海市褚岛保护和利用规划》通过专家评审,省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申报材料已提报省政府。经区与芜湖造船厂签约,正加快推动奇瑞芜船威海绿色海工科技产业基地项目建设。推动智慧谷服务贸易产业园获评“山东省电商直播基地”,纳入全省电商生态链企业“白名单”,成功入选国务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经验和第二批“最佳实践案例”。
三、持续强化海洋综合治理能力。市生态环境局开展入海河流总氮控制专项行动,对汇水范围内点源、线源、面源等 9 个涉氮重点领域开展排查。严格落实湾长制,全市共巡湾 1553 次,巡湾总里程 2416 千米,整改问题 80 件。市海洋发展局推动 2023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实施方案获得省海洋局批复。荣成市与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合作,创建全国首个海洋自然资源调查与应用示范基地。市海洋发展局组织开展岁末年初渔业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共检查渔业生产经营单位3046 家,查改隐患 49 处。市海洋发展局、威海海事局、威海海警局联合开展商渔船防碰撞安全警示教育、联合(巡航)执法等活动,开展安全警示教育活动 4 次、海上(巡航)执法活动 4 次。市公安局扎实推进海岸管理、海防管控、安保维稳和渔船综治等重点工作,1-2 月份整治涉海风险隐患 150 余处次,办理船舶行政案件 29 起、无证驾驶机动船舶案件 18 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