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威海营商行”走进文登区,开展“阳光政务 与企同行”营商主题活动。
此次活动邀请了威海市文登区20余名企业家代表参加,先后走进文登区政务服务大厅、天润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潍柴新能源商用车有限公司威海分公司等处,实地观摩企业成效,交流经验共同提升,亲身体验文登区服务企业的一系列措施。
据悉,文登区持续擦亮“文暖”系列特色招牌,引导各项工作从被动等待咨询转变为主动对接帮促,打造出一批特色活动的金字招牌,用实际行动“文暖”企业和项目方的心。今年已帮助企业解难题160多个、招工8400余人等,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聚焦“无感审批”服务 开辟便民新路径
当天上午,企业代表们首先来到文登区政务服务大厅,大厅内设有24小时便民自助服务区、代办服务窗口、办不成事投诉窗口等便民服务区,现场群众办事咨询井然有序。
“我感触很深,以前企业为了办理相关证照要跑多个窗口,现在去一个窗口就行,还有工作人员全程帮办代办,特别方便。”威海泰润智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昆说。
记者了解到,文登区将2023年确定为优化营商环境攻坚年,打造了12项标杆亮点成果,其中包括“无感审批”服务和帮办代办体系建设。通过提前发现企业办事需求,精准对接、免费快递审批结果,整个过程企业无需主动申请、无需提交材料、无需来回跑腿,工作人员全程帮办代办,节省企业的办事时间和办事成本90%以上。
深化“四张清单”机制 实现企业难题清零
当天,企业代表们走进了天润工业展厅、潍柴新能源商用车、财金电解液项目,了解企业营商环境。
据悉,文登区依托“四张清单”,将企业反馈的困难问题、资金需求、技术需求、配套需求进行归类,提供“一对一”的服务,“量身定制”解决方法。按照“随时反映、即时交办、实时跟踪、限时反馈”的工作要求,做到企业直接沟通有平台、诉求反映有渠道、问题纾解有机制、优化服务有效能,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实现企业问题动态清零。今年以来,四张清单收集问题193个,办结161个。
山东亘元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郭雪飞是本次活动的企业代表之一,谈到对文登营商环境的印象她感触颇深:“近年来,亘元快速发展壮大,先后上了十几个过亿元的投资项目。在办理建设项目手续时,我们切身感受到了文登区政务的高效便捷,从新项目落地到施工许可都有全链条的跟踪服务。”
文登区一直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抓手,强化部门联动、政企合作,着力推进为企服务高效化、精准化、常态化。“今年以来,文登区优化营商环境专班依托市企业大走访活动,进一步完善‘四张清单’动态清零机制,借助‘文惠办’‘工信惠企’‘金融管家’等特色服务活动,帮助企业解决堵点、难点问题160多个,用工8400余人,贷款731亿元,组织各类交流活动23场,达成校企合作10余项。”文登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党组成员、项目推进中心主任刘元奎说。
打造农产品品牌 优化镇街营商环境
企业代表们还相继参观了西洋参博物馆、交易中心和侯家镇花饽饽文创产业基地。
据了解,近年来文登区大力度推进地理标志商标建设,用足用活地理标志商标,赋能西洋参特色产业发展,着力打造集“生产、研发、销售”为一体的特色农产品品牌,加快实现现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同时,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抓手,搭平台、育龙头、树品牌,推动花饽饽产业突破发展,将优势产业实现集聚化、链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今年以来,已招引培育社会化仓储和精细加工孵化中心、参状元等8个西洋参精深加工项目,年加工能力增至5500吨,完成西洋参“药食同源”试点任务,年产值突破50亿元,实现由种植、加工向集种植、加工、仓储、物流、贸易于一体的全产业链集群模式转变。
侯家镇全力打造“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企业获得感最强”的一流营商环境,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我们结合‘花饽饽小镇’这一发展定位,打造了花饽饽文创产业基地,为企业提供‘拎包入驻’的生产条件,配齐了冷链仓储、电商直播、文创体验等配套服务,不断地丰富新业态、创新价值链。现在已经入驻的有威海秋阳、威海益康2家食品企业。我们也诚邀更多与基地优势产业相匹配的企业、项目落地侯家。”文登区侯家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于鑫告诉记者。
活动前,威海文登区还举行了政企交流座谈会,文登区工信局、人社局、市场监管局、行政审批服务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来到现场,为企业分析政策,解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