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这个高山沙地种植的哈密冰糖薯,适合蒸着吃,蒸出来的果肉细腻透亮,就像冰糖一样……”在“农小匠(匠心为农)”的抖音账号视频里,于晓颇为自豪地介绍着自己地里产的蜜薯,吸引着受众到直播间购买。
于晓是一名退役军人,深知家乡面临着大量土地耕种效益低、甚至闲置荒芜和剩余劳动力找工作难的困境,他决定返乡创业发展。在购置了各类农机设备后,于晓带领着泊于镇圈于家村村民开展机械化种植。经过一番努力,一片片荒芜的土地被开垦出来,用现代化的技术种上了庄稼。这不仅解决了圈于家村土地闲置的问题,也给村民们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让荒芜的土地重新恢复耕种,不正是我们这些新农人存在的意义吗?”于晓说。
于晓的创业路程并没有想象中顺利,庄稼种上了,可是销售难的问题也随之而来。正当于晓一筹莫展时,恰逢经开区组织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课程。得知于晓的困难,经开区社会工作部农业部门不仅为于晓提供了培训机会,给出了有关电商发展的建议,还结合实际情况,推荐于晓到省农广校系统学习相关知识。凭借这一系列的高素质农民培训学习,于晓的电商知识水平和销售能力得到了质的飞跃,也为他增添了信心和动力。
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于晓发现有不少村民对于电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存在疑虑。为此,于晓还邀请了一些成功的电商企业主来分享经验,让村民了解到电商的可行性和优势潜力所在,并积极联系了电商平台,为村民提供了实际操作的机会,让他们亲身体验电商的魅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村民对于电商的认识逐渐加深,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着通过电商平台进行销售。于晓和团队还帮助村民解决了他们在电商平台上遇到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在于晓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农民正朝着高素质农民的目标大步前进。
随着农产品销量的增加,很快,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农产品都是非标品,包装、储存和运输上都面临巨大挑战,于是,于晓又多方筹集资金,把闲置的旧房改造成包装车间和冷藏库,基本解决了燃眉之急。
眼下,泊于镇圈于家村村民的收入得到了显著提高,村里的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售被运到了全国各地。这不仅让村民获得了更多的商机,还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
于晓把自己定义为“一个农耕情怀无限膨胀的人”,这个新农人用新思路,持续输出新鲜健康的田间美味。而在经开区,像于晓这样,回到农村创业发展的年轻人还有很多,作为高素质农民,他们正充分利用着自身的优势和乡村振兴的机遇,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