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1-08
一、基本情况介绍
市教育局认真贯彻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求,结合教育系统实际,努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重点满足企业职工和人才子女入学需求,为优化营商环境积极贡献教育力量。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全面扩增优质教育资源,提升教育质量。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拟新建改扩建的8个中小学项目、2所幼儿园全部开工。其中7处中小学、2所幼儿园主体完工(其余1个未主体完工中小学在荣成市,正在有序推进,计划2023年主体完工,2024年建成投用)。拟投入使用的10所幼儿园已全部投入使用,有效提升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
二是精准保障重点人群需求,促进教育公平。深入推进“两为主、两纳入、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政策,为农民工随迁子女提供同城化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目前,共7.7万余名外来务工随迁子女在我市学校接受义务教育。此外,对于持有“山东惠才卡”、“威海英才卡”的高层次人才子女就读义务教育学校,由所在区市结合本人意愿及当地实际统筹安排入学,落实绿色通道制度。截至目前,共有19名引进高层次人才子女提出中小学入学(园)申请,市教育局第一时间审核材料并转派相关区市办理,为引进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提供保障,解决后顾之忧。
三、取得成效
一是教育资源稳步扩增。“十三五”以来累计投入74.46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95所、幼儿园105所,各增加学位9.1万个、2.8万个,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小学每班不超过45人、中学每班不超过50人的标准班额,切实保障适龄儿童有学上、上好学。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在全省首个、全国首批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基础上,市域整体推进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工作,4个行政区市得到“市域整体推进位居全省前列”的肯定性评价。2022年荣成市被教育部评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实施乡村教育振兴计划,开展强镇筑基教育改革试点工作,环翠区张村镇等9个乡镇被列入省级试点,各获得150万元资金支持。
二是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特色鲜明。积极推进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县”创建工作,3个行政区市首批接受省级验收。充分发挥省级幼小衔接实验区作用,推动幼儿园和小学双向协同、有效衔接。发挥优质示范幼儿园的引领带动作用,市、区市两级结对帮扶薄弱幼儿园100所,薄弱园帮扶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