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1-08
一、基本情况介绍
今年以来,市发展改革委深入贯彻“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攻坚年”总要求,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服务企业就是促发展”的理念,用好用活宏观政策调控与要素保障,出台惠企政策措施109条,争取各类资金204.43亿元,降低企业运行成本3.3亿元,靠前主动服务企业1973家次。
二、工作开展情况
创新政策赋码,把企业痛点转化为政策支点,先后出台3批、109条惠企政策措施,并在汇编《2022年惠企政策集成》的基础上,加“码”升级为“威海市惠企政策集成卡”,实现惠企政策“扫码直达、一站集成”,累计发放实体卡1万多份。
强化要素保障,坚持谋划项目储备、紧盯政策导向、积极跑项争资“三点发力”,优化“项目策划生成”协调机制和“要素跟着项目走”资源配置方式,依托市项目管理服务平台,共储备项目439个、资金需求1264.6亿元。
挖潜减负并重,构建国企收购、引进战略投资者、国企参股、破产重组“4+N”闲置资产盘活机制,推进停滞制造业项目处置盘活。实施降费减负措施,有效降低企业运行成本1.3亿元。降低投标保证金交纳标准,广泛推行电子保函和信用减免保证金等措施,释放企业流动资金近2亿元。
靠前主动服务,开展访疑送政策、访难送方案、访患送安全“三访三送”电力服务活动,走访企业1973家,发放政策明白纸2000余份。建立“1+6”重点项目推进体系,对问题项目实行蓝、黄、橙、红示警,及时推送至相关部门协调解决。创新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服务多贴心企业少费心、机制多创新企业少等待“三多三少”信用修复机制,推动企业增信。
三、取得成效
资金惠企再创最高,共争取无偿资金、政策性贷款、企业债券等各类政策资金204.43亿元,较上年增长8.1%,直接支持了78家企业、135个项目建设。
政策惠企便民利企,“惠企政策集成”阅读量超过15万次,惠及市场主体3900多家次,减轻企业负担6000多万元;争取能耗指标由25万吨标准煤增至84万吨;盘活停滞制造业项目76个、闲置土地3207亩;为400多家企业降费减负近3.3亿元。
服务惠企精准到位,为810个市级重点项目全部配备项目专管员,协调解决项目建设问题125个;走访用电企业1973家,收集、整改涉电问题88个,消除安全隐患436处;指导716家企业完成信用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