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专栏 > 威海营商行 > 包容普惠创新 > 市场开放度 > 工作动态

威海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四年硕果累累

文章来源:威海市商务局
时间: 2022-09-28 09:33
点击次数:

9月20号,在喜迎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威海综合保税区迎来了封关运行四周年。四年来,立足“全市对外开放功能区”的定位,威海综保区高标准建设、高效能招商、高质量服务、高水平创新,成为全市对外开放的新标杆。

图片

四年间,从拓荒起步,威海综保区掀起一股建设热潮,通过走出去学习,借鉴韩国、新加坡先进产业园的设计理念和标准,专门制定精致园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指导重点工程建设。保税非保税车间、仓库、创新创业孵化器、国际商品展示中心、人才公寓等新地标不断投入使用,一个欣欣向荣的精致园区正在拔地而起。

图片

威海综合保税区规划建设局副局长张伟:“封关运行四年以来,园区基本实现了十通一平,投资21亿元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PPP项目建设已基本完成,总面积40多万平方米。在企业入驻之前,我们根据他们的需求量体裁衣,保证厂房建设完成的时候,企业能同步入驻、同步投产。”

图片

2019年5月,英运物流(威海)有限公司入驻综保区。三年多来,公司业务量逐年翻番,企业员工从最初的20多人增长到60人,园区及时建设的保税仓库和人才公寓等设施,让企业放心大胆求发展。

图片

英运物流(威海)有限公司运营经理王军伟:“2020年我们的货值接近20亿元, 2022年能够达到50亿元以上。随着业务量增多,保税仓库也在增多,之前是16000平方米,现在接近差不多22000平方米,人才公寓我们租赁下来以后,在园区门口就可以直接解决员工的上下班问题。”

图片

随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综保区的开放水平快速提升:总投资60多亿元的20多个重点项目相继落地、快速投产;日月新半导体、世一电子两家骨干企业加快转型,产值与进出口实现20%以上的增长,带动周边14家配套企业抱团成长,打造了以电子信息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图片

作为除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全国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的特殊开放区域,综保区还抢抓“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全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机遇,在深耕日韩、扩大开放上打头阵、当先锋,打造了全省首个“全模式跨境电商产业园”,先后推动特殊区域出口、跨境电商转口等10多项首笔首单业务,成为全省唯一一站式开展9610直购、1210保税备货等各种业务的园区。最早到综保区开展业务的鸿信供应链公司,见证并尝到了越来越多产业引领和政策支持的各种“甜头”。

图片

威海综合保税区泓信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韩孟远:“我们利用威海综合保税区多模式监管中心的一些监管优势,开展了9610的跨境电商出口业务,从最初的五日达到现在的三日达,业务单量也成逐年的增长趋势,我们从开仓之初的几千单到现在增长了能有15倍之多。”

图片

威海综合保税区商务局局长曲波:“跨境电商这四年来,从2018年的8000万元的起步,到2021年的107亿元,每年都是成好几倍的增长。我们招引了国内一线的阿里巴巴速卖通、抖音中心仓、拼多多等一线的平台,韩国的Coupang、泛韩物流、乐天等也都落户综合保税区。”

图片

随着大平台、大电商的入驻和随之带来的大量客户资源,2021年,威海综保区成立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有限公司,率先在全国启动对韩电商平台的企业孵化和培训计划,帮助电商企业成长壮大。

图片

威海综保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有限公司总经理宋鲁荣:“我们近年来已经培训过的出口电商企业超过500多家,其中有100多家是进入我们的跨境电商孵化器孵化成功的,围绕着跨境电商进口,我们执行威海市有关跨境惠民行动的一些政策纲要,我们在市区搭建了跨境电商的零售场所,从1月份到现在,我们已经进口额是1000多万元。”

图片

封关运行这四年,综保区跨境电商从零起步,去年业务量突破100亿元大关,连续三年位居全省综保区首位;外贸进出口从封关运行之初的70亿元快速增长,三年分别达到87亿元、155亿元、333亿元,今年力争突破400亿元。

图片

图片


来源:威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