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资讯中心 > 区市动态 > 高区

火炬创新创业基地:孵化700余家企业,年营业额突破23亿元

文章来源:高区党政办公室
时间: 2022-09-21 14:44
点击次数:

“您好,我们想咨询一下,二类三类医疗器械证件有没有比较方便快捷的申办途径或方法?”9月7日,一场聚焦企业所需的“三方”座谈会在威海火炬创新创业基地(以下简称“基地”)拉开帷幕,专家导师、企业代表、火炬创新创业基地负责人围坐一桌,就行业热点、创新研发等方面问题进行探讨及解答指导。




如今,这样的“园区企业交流座谈会”已成为基地的“月常”。据悉,为构建良好的科技创业生态,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快速成长,基地着重从管理服务、基础设施等“软、硬件”方面下功夫,发挥“牵线搭桥”的平台优势,为入驻企业提供“拎包入驻”的便捷服务,全面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基地运行至今,累计孵化企业700余家,年营业额突破23亿元。

“不仅室内装修、办公设施不用我们操心,这里还提供员工宿舍,我们招工都方便了很多。”谈及基地的“拎包入驻”服务,百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娜竖起大拇指。她表示,作为初创型企业,成本控制对企业发展来说至关重要,而入驻基地后,企业不仅享受了场地租金减免,完善的住宿、餐饮等配套服务也为企业经营发展解决了后顾之忧。



高效,是基地服务的又一关键词。山东恒达知识产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琦对此深有感触:“每次提出问题,很快就能得到答复,而且基本提出来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小到灯光照明、网络通信,大到停车难、停车乱,在张琦眼里,基地真正做到了将企业所需所求放在心上、付诸行动。截至目前,基地共收集企业诉求138条并已逐条落实解决。其中,自2021年11月至今,基地先后对园区路面和餐厅进行全面升级改造,重新规划停车位794个、餐位800余个,全力满足入驻企业生产生活所需。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下,以往相对单一的提供场地、保障服务的孵化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所需。对此,基地给出了“升级版”答案——“定位”搭平台,让更多企业、创业者脱“壳”成长。“我们将相同领域的创业者聚集到一起‘抱团’发展,在他们碰撞出更多‘火花’的同时帮助他们以‘联合体’的形式对接上下游资源。”基地负责人曲美慧介绍,目前基地内已形成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产业联合体,未来还将根据全链条孵化体系,进一步规划电子信息与智能装备、新材料、轻资产型等专业孵化区域和产业联合体。

“以往我们只专注自己的公司、产品,对其他信息了解的比较少,但‘联合体’让我们打破了这个信息和技术壁垒,提供了一条新的发展路径。”刘娜坦言,除了贴心的保障服务,基地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也是吸引公司入驻的重要考量。依托基地产业集群发展优势,入驻企业间形成“朋友圈”,彼此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为企业发展带来更多可能性的同时也使得基地整体创新创业景象生机勃勃。

不仅如此,为让企业第一时间享受到政策“红利”,基地还建立了一套涵盖明白纸、行业交流群等发布渠道的通讯联络机制,原本需要企业四处收集的各类惠企信息,如今都被“一网打尽”。从基地方面了解政策前沿方向,已成为众多企业的习惯。

精益求精的专业服务,让威海火炬创新创业基地获得了企业的一致好评。据了解,该园区已先后获得国家创业服务中心、中国青年创新行动示范基地、中国留学人员创业园区孵化基地等荣誉称号。“我们将继续在企业政策申报、金融对接、技术水平提升等方面加大服务力度,切实解决企业发展难题痛点,助力园区企业腾飞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与创新动能。”曲美慧表示。(曲黎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