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专栏 > 威海营商行 > 跨境贸易 > 工作动态

打印机生产线“搬家记” ----威海海关助力千亿级打印机基地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威海市口岸事务服务中心
时间: 2022-09-15 16:35
点击次数:

9月14日,在富泰华精密工业(威海)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工人们熟练地将打印机基座、主板、扫描单元、驱动单元等一个个配件组装起来,一台台打印机在生产线上完成“从零到整”的华丽变身。

这批刚生产出来的打印机即将打包装箱,在不久后就将办结海关监管手续,通过海运出口至世界各地的客户手中。很难想象,如此高效有序运转的生产线,是2个月前才投产的。

富泰华精密工业(威海)有限公司是一家新落户于威海高新区千亿级打印机产业基地的专业制造商,因公司发展战略调整,其所在集团计划将原来位于重庆的富泰华公司喷墨打印机生产线逐步转移到威海的打印机生产基地,2021年11月份通过了海关进出口企业注册备案。

“富泰华‘搬家’到威海,将带来3000多个新增就业岗位、预计2022年可实现销售收入75亿元,2023年达产收入88亿元。”威海市高新区商务局局长高明读介绍,为帮助企业顺利“搬家”到威海,从厂房建设、设备物料交接,再到完善配套企业、丰富人力资源等工作全过程,相关部门都使出了浑身解数。

生产线的转移可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搬家”。威海海关保税监管二科科长乔学杰介绍,对于以保税加工模式为主的打印机行业来说,生产线的转移往往受到进口料件种类多、单耗关系复杂、进出口量大、生产工艺调整等多重叠加因素的影响,难度比较大。

“能否如期完成生产线转移,进而按计划顺利承接业务,我们也没有十足的信心。”回想起几个月前面临的困难,公司供应链管理部经理宋波仍忍不住感叹,生产线的整体迁移涉及到公司方方面面的工作,如何快速有序地办好这些往日习以为常“小配件”的交接手续,成了关乎生产线转移投产的“大难题”。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威海海关提前制订了针对性解决方案。“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我们研究制定了多项便利化措施帮助企业如期投产。”乔学杰介绍,威海海关安排专人指导企业梳理料件种类、单耗关系等,提前对企业实施电子账册管理,“光我们跟企业之间的培训会、碰头会等就开了十几次,可见工作量之庞杂。”

期间,为了帮助企业合理降低生产成本,推动公司与另外一家企业交接剩余保税料件,威海海关从公司生产实际着手,协助企业制定分批分类处置方案,指导企业对其中6000多万美元保税料件申报内销征税,所缴纳增值税可进行出口抵扣,将另外1300多万美元保税料件退运至威海综合保税区,企业将来再根据生产需要保税进口。

自4月份为企业设立联网监管电子账册起,在长达3个多月的集中攻关期内,威海海关累计为企业办理备案料件1.4万余项,审核单耗关系近万条,通过分批分类处置保税料件为企业节约成本3000余万元,优质高效推进工作,从而保障企业按照既定进度在7月份实现了顺利投产。

如今,富泰华精密工业(威海)有限公司已经投产2个月了。随着项目的启用投产,威海全球打印机基地已集聚了惠普、华为、富士康等6家“世界500强”企业以及120多家配套企业,形成了全球技术水平最高、配套能力最强、综合营商成本最低的打印机综合基地。“根据规划,基地全部达产后,产能将超过3000万台,世界上每生产3台打印机就将有1台出自威海。”谈起这项工作,乔学杰显得很自豪。

下一步,面对威海打印机行业发展的新形势、新需求,威海海关还将不断深挖政策红利,精准推出便利化服务措施,结合企业生产实际推出“一企一策”式监管服务,推动威海千亿级打印机基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