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资讯中心 > 区市动态 > 经区

经开区法院开展新一轮集中执行行动

文章来源: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党政办公室
时间: 2022-09-15 08:30
点击次数:

近日,根据威海中院统一部署,威海经区法院开展了新一轮集中执行行动,24名执行干警分乘6辆警车,兵分2路,雷霆出击,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


网络查控11年旧案一朝执结

2009年6月,钱某受同村的赵某雇佣帮其开货车拉货。同年8月的一个深夜,钱某在拉货回程途中不慎发生车祸,事故造成道路护栏及车辆受损,钱某也在事故中受伤。事后,二人分别起诉对方索要赔偿,最终法院分别依法判决赵某支付钱某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伤残赔偿金等各项费用共计58973.12元,钱某支付赵某各项损失共计7427.2元。

判决生效后,负有更多给付义务的赵某迟迟不肯付款。2011年5月,钱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传唤赵某到庭,但其始终坚称自己经济困难无力履行给付义务。由于当时线上网络查控手段尚未实现,为了查明赵某的真实财产情况,执行法官只能实地辗转各家银行、不动产管理中心、车辆管理所等,一一查询被执行人财产线索,但却一无所获。钱某提供不了其他有效财产线索,无奈之下案件只能中止执行程序。

2022年8月,钱某向法院递交恢复执行申请书,并称赵某现已有能力履行赔偿义务。执行法官迅速启动执前保全程序,通过“总对总”网络查控系统,对被执行人名下证券、银行账户、支付宝、微信等进行线上查询,发现赵某名下有数十万元的保险产品。在查明该产品属人身保险类产品后,执行法官并未先予冻结,而是秉承善意执行的理念,组织双方先行调解。因调解无果,便将赵某列为本次执行行动对象。

当得知法院已查询到其投保的保险产品,且若不积极配合执行,法院将依法冻结其保险产品时,迫于执行压力的赵某当即表示愿意积极筹钱还款。最终,在执行法官的督促下,赵某当天向钱某交付5万元现金。


软硬兼施解合伙人欠款纠纷

王某与鞠某本是要好的朋友,两人曾合伙经营企业,后来发生了欠款纠纷。今年4月,经开区法院判决王某向对方支付欠款10万元,但王某一直未履行义务。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在执行法官的督促下,王某通过微信向对方转账了部分款项,但因双方始终未解开心结,更是互相拉黑了微信。之后,王某便以分期的形式,向法院账户支付案款。

直到2022年8月底,王某在仅剩1000元欠款未还时,向执行法官表达自己无力继续还款的现状,并希望法官居中调解,让对方免除仅剩的1000元欠款。但鞠某坚决不同意免除,王某则因鞠某的强硬态度心中怨气更盛,从此拒绝继续还钱。执行法官多次阐明利害关系并督促其还款,但王某始终不以为然。

9月2日上午7时许,王某被拘传至法院。在执行调解室中,执行法官融情于法苦心劝解,耐心劝导王某换位思考、互相体谅,积极履行还款义务,同时严厉告知若仍拒绝履行还款义务,将依法对其采取强制措施。最终,在法官的劝解和法院强制执行的威慑下,王某终于认识到自身错误,当场付清剩余的1000元欠款,本案圆满执结。

本次集中执行行动中,经区法院共依法拘传被执行人3人、约谈2人,执行完毕2件、达成执行和解2件,执行和解及到位金额53万元。

当前,“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通过开展集中执行行动,督促更多被执行人履行生效法律义务,是打通司法为民“最后一米”的有力措施,也有利于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提升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认可和对法院形象的认知。今后,经开区法院将继续加大执行工作力度,一步一个脚印,不断提升执行到位率,以实际行动维护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