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专栏 > 威海营商行 > 招标投标 > 工作动态

跨越山河共发展 齐心协力创辉煌——威海市远程异地评标实现三省联评新飞跃

文章来源:威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时间: 2022-08-16 14:33
点击次数:

近年来,威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推动公共资源交易服务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依托远程异地评审打破空间维度的限制,在共享专家资源、场地资源上持续发力,推进跨省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开展。2022年8月15日,大连高新区第二学校整体配套建设信息化采购项目在威海、大连及西安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顺利完成评审工作,标志着威海市远程异地评标实现鲁辽陕三省联评新飞跃,推动了环渤海经济区及黄河流域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发展。

未雨绸缪,擘画蓝图。项目谋划初期,威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高度重视,积极与大连市、西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取得联系,沟通远程评审拟用系统、流程衔接及联动调试等具体细节。同时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召开部署会,号召大家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并成立工作专班,安排专人与主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沟通远程系统调试事宜,同时按照疫情防控的工作要求,制定专家抽取、开标、评标等现场工作方案,确保此次远程异地评审工作依法依规、流程严谨、信息保密。

统筹联动,协同发力。此次项目以大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为主场,以威海市、西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为副场。评标前期,威海市对评标系统进行联调联试,解决系统技术难题,同时安排业务骨干进入评标区为项目评标工作提供见证服务。评标中运用环境监控、人脸识别、电子签名和音视频对讲合一”技术手段,保障主副场专家实时交流、同步评审、逐项打分,系统详细记录每个评委的每步评标操作,确保评标过程可留痕、可溯源、可追踪。

资源共享,提档升级。此次远程异地评标,既减少了采购人代表、评审专家聚集和跨区域流动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又突破了专家抽取的地域限制,有效解决了本地评审专家“圈子化”、地区性评审专家数量不足等难题,进一步避免了本地专家“熟面孔”“感情分”等问题,实现了信息化领域专家的资源共享,促进了公共资源交易环境不断优化。

    下一步,威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以此次远程异地评标为契机,加大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创新力度,进一步推进公共资源交易跨区域互助合作,不断完善省际协同合作机制,有效提升公共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持续推动环渤海经济区及黄河流域资源融合共享,为打造全国公共资源统一大市场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