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典型、学先进”比学赶超阶段性总结暨全市高质量发展观摩评议会议指出,思想是引领一切行动的先导。我市各级各部门坚持“大兴学习研究之风”,以思想破冰引领行动突围,凝聚起建设现代化新荣成强大合力。
近日,国科赛思(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郝乐在参加了全市电子信息产业推介大会后,直奔项目现场,查看施工进度。“我们国科赛思是今年3月决定落户荣成,7月底会正式营业,现在整个厂房建设基本完成了85%,非常感谢市委、市政府和经济开发区的高效率。”郝乐说道。
经济开发区优越的营商环境、生态环境,吸引了龙头企业纷纷落户,在歌尔电子、芯长征等链主企业引领和带动下,蓝方舟智能制造、凯成科技等大批上下游配套关联项目入驻园区,集群发展优势日益凸显。
芯长征微电子制造(山东)有限公司董事长朱阳军告诉记者:“我们看到荣成的半导体产业,尤其封测端的产业集群已经慢慢开始初具规模了,上下游产业链条逐渐完善,企业落地后发展所需的条件更加完整了。”
目前,消费电子领域随着拓普威新能源、翼海智能科技等一大批深圳区域成熟企业迁至我市,预计2年内产业规模将由3亿元增长至160亿元。
北京睿来电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高金文表示,通过实地考察,感到荣成很有吸引力、竞争力。山东阅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在磊表示,荣成在歌尔和芯长征两个龙头企业带动下,整个信息产业链将有一个长远发展。
4月份以来,针对“5+2”七大产业链,我市连续策划举办了海工装备、文旅康养等5场产业推介会。会后,全市各级各部门以更强烈的使命感、紧迫感深入解放思想,打破惯性思维,立体式、并行式地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
市发展改革局局长李洪凯表示,市发展改革局将坚持聚焦“5+2”产业链,提前谋划运营产业项目、指导服务重点企业,用发展的眼光、解放的思想,跟踪服务19家冲击新目标龙头企业、84个市级重点产业项目,锚定海上风电、光电,以及储能等新能源产业,加大对上争取力度,拓展我市新能源产业招商新空间。
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董昭胜表示,市文化和旅游局下半年将重点抓好产业链招商、传统景区提升、国家级海洋文化生态保护区创建三项重点工作。以滨海14个重点区域为推介重点,加强与山东港口、陕旅集团等行业领军企业对接沟通,加快引进培育产业主力军。引导成山头、赤山景区做好新业态培植,增加互动项目、康养项目、网红项目,打造荣成文旅新亮点。把卫所文化、海草房民居文化等具有鲜明荣成特色的文化形态挖掘好、研究透、运用好。
今年以来,我市深入实施企业固链、项目补链、招商延链、科技强链、服务稳链、政策助链六大行动,推动产业链集群成链发展。同时,用活用好“荣归故里”计划,关心关爱企业家20条措施和“荣聚英才”等政策措施,全力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
威海海高园(石岛管理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洪加耀表示,威海海高园(石岛管理区)围绕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学习实干,立足荣成区位、资源、环境、配套优势,高效率推进现有工业体系与核电建设需求的有效对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抓好招商引资和全链条服务,力促更多更优质的核电配套产业项目落实落地,加速推动荣成核电装备制造和新能源产业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好运角旅游度假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殷庆泽表示,好运角旅游度假区将加快推进龙须渔人码头、智能装备产业园等14个市级重点项目建设,唱响百合生物、味岛食品等骨干企业膨胀“重头戏”;深化那香海、西霞口、天鹅湖三个核心景区内涵提升,高标准实施虎头角、朝阳港、马栏湾三个片区开发,着力在港口整合、文旅康养、日韩招商等方面取得新破。
人和镇党委书记王军强表示,人和镇将结合镇域特点、资源禀赋,突出“链”思维,用好方法论,聚焦聚力企业和项目需求,在稀土磁性新材料、海洋经济、海工装备等方面多点突破。突出“荣归故里”这一有效抓手,切实当好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的“店小二”“急郎中”,为全市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和智慧、人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