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专栏 > 归档专题 > 海洋强市(归档) > 重大事项

市委海洋发展委员会成员单位2022年3-4月工作开展情况

文章来源:威海市海洋发展局
时间: 2022-05-09 14:11
点击次数:

市发展改革委员会 召开2021年度省级蓝色人才专项申报答辩辅导会,对百合生物等4家企业及其引进的人才进行答辩,提出答辩改进意见。持续推动海上风电项目建设,获得空军、陆军、海军正式批复,启动海上风场前期海上勘查,开展海域使用论证报告、海底电缆路由桌面研究报告编制,完成陆上集控中心134亩土地规划调整。

市科技局 按照七大产业集群和十条产业链布局海洋生物创新链、钓具创新链、船舶与海工装备创新链等涉海创新链,推动海洋产业创新发展。布局建设2022年第一批涉海市级重点实验室8家。2022年第一批入库涉海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15家,占比21.1%。组织进一步完善海高园“一规划、一方案”。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组织参加省船舶与海工装备线上座谈会,招商局威海船厂作为威海重点企业代表作交流发言。做好修造船企业疫情防控工作,指导荣成制定《涉外船舶坞修企业疫情防控督导台账》。对东海船舶等4家修造船企业开展安全生产、疫情防控、渔船管控、环境整治、消防安全等方面的督导检查。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面向海洋等重点领域开展高层次人才需求摸排,梳理高层次人才岗位需求669个。设置53个渔船管控公益性岗位,切实助力全市渔船管控工作。持续开展涉渔职介摸底排查,共排查更新涉渔职介104户。开展涉渔中介机构经营行为专项察访和“黑中介”线索排查及宣教普法,检查、暗访涉渔职介532户次,排查处置涉渔职介舆情线索5件。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理顺新修测与原有海岸线之间未纳入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清单区域图斑报送工作思路,明确责任分工,督导各区市严格按照要求开展图斑补充填报。核查2处疑似违规围填海图斑情况。

市生态环境局 深入推进入海排污口整治销号,已完成整治4337个,完成率89.3%,我市入海排污口整治工作连续2个月获省生态环境厅“红旗标志”。组织开展省湾长制综合信息管理平台使用培训,不断完善我市湾长制管理信息系统,对系统运行情况进行分析通报,督导整改巡湾问题。

市交通运输局 组织对青威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港口设施防汛防台风工作情况开展检查。联合海事局召开“4.19”海上交通安全警示日视频会议,督导有关港口、航运企业深刻汲取事故教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对龙眼港等5家企业开展海上安全督导检查工作。

市海洋发展局 筹备召开市委海洋委第四次全体会议,总结2021年全市海洋工作,研究部署今年海洋强市建设工作,编制印发《市委海洋委2022年工作要点》《市委海洋委工作规则(修订)和市委海洋办工作细则(修订)》,科学调整海洋委成员单位。编制印发《远遥浅海科技湾区功能规划》。实施海洋产业转型升级开放课题,重点支持海洋渔业发展战略和规划等6个课题申请方向。成立4个工作组赴14家重点涉海企业,全力助企纾困,为11家企业解决水产物资和苗种运输问题。组织文登区、乳山市申报2022年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国内首艘冷桥结构CCS级万吨级冷藏运输船投入使用,全市远洋渔业辅助运输船达到19艘,建成国内最大的远洋水产品运输船队。全力推进浒苔绿潮防治,制定《浒苔绿潮前置打捞方案》《浒苔绿潮防控工作实施方案》《浒苔绿潮监视监测工作方案》等,积极配合青岛开展前置打捞工作,组织各区市提前部署打捞船只及压榨、运输等机械设备。持续加强渔船管控和渔业安全生产管理,深化“渔政亮剑2022”系列执法行动,开展私拆北斗、擅自改变作业类型、整治外省籍渔船等专项执法行动和渔船包保责任人抽查;制定《2022年海洋伏季休渔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筹备召开全市伏季休渔管理工作会议,全面部署伏休管理工作。

市商务局 组织5家涉海企业参加“齐鲁号”欧亚班列专场推介会。与韩国水协中央会青岛办事处洽谈韩国(山东)进口商品博览会相关事宜。依托重点外贸企业服务机制,了解光威、华信等骨干涉海企业经营情况,帮助企业应对国际风险。

市文化和旅游局 威海湾一号沉舰遗址获批山东省首批水下文物保护区,建成专用文保实验室,正系统性开展相关出水文物的保护与修复工作。黄岛炮台维修保护工程进入收尾阶段,将作为刘公岛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培训基地的“升旗和宣誓区”。国保单位“南帮信号台(旗墩)”等4个涉海文物保护工程完成立项。开展省级国内水路旅游客运精品航线试点申报和评估工作。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组织召开地方标准立项评审会并印发《2022年第一批威海市地方标准立项计划》,立项涉海标准2项。审核批准2021年立项的《秋刀鱼调理制品加工技术规程》专家评审工作。

环翠区 持续推进远遥浅海科技湾区“双招双引”,对接山东省装备制造业协会、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等大院大所。全力支持海洋科研机构建设,向哈工大海洋智能装备中心、山东大学海洋科技创新中心兑现政策资金346.5万元,为海水综合利用产业技术研究中心争取省级补助资金300万元。威海重工科技自主研发的甲醇船用燃料供应系统(Methanol FGSS)取得了意大利船级社(RINA)颁发的原理性认可(AIP)证书。人生药业省重点研发计划(医用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糖尿病全营养配方)”通过专家验收。加强涉海企业服务,组织宇王集团申报2022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项目,浦源食品开展2021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项目复审;指导人生药业开展药用海藻多糖产业化制备关键技术开发项目中期评估准备工作;组织西港游艇申报首台(套)技术装备及关键核心零部件项目;组织浦源食品等4家企业参加“山东手造·优选100”评选活动;组织智真海洋叶秀芬参加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市级初评。组织开展规划范围内海域清理配套的养殖渔船统计,登记上报养殖渔船169艘。抓牢抓实渔船管控和渔业安全生产,加大海洋渔业疫情防控宣传教育和督导检查力度,修订《渔业船舶海上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联合海事部门开展商渔船防碰撞警示教育,开展渔船消防救生设施专项检查和安全生产检查,排查并整改问题隐患11项;推进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检查渔业企业渔船100家次,发现并整改隐患问题11处;召开全区伏季休渔工作会议,制定《伏季休渔工作实施方案》,全面部署伏休管理工作。

文登区 完成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申报工作。海宽生物等3家企业的联合育种基地建设项目通过专家评审。制定《浒苔绿潮防控工作实施方案》,有序开展浒苔前置打捞处置工作。791个入海排污口整治全部完成销号。召开首批水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员培训会议,有序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全面部署伏季休渔管理工作。

荣成市 召开荣成市委海洋委第四次全体会议,制定《2022年工作要点》《海洋委工作规则(修订)和海洋办工作细则(修订)》。召开主题为“打造先进海工装备产业新城”的海工装备产业推介大会,中国海洋大学、中国船级社等科研院所和重点企业参加。荣成市获评第一批山东省农产品出口产业集聚区,好当家海参系列产品上榜首批“好品山东”品牌名单。加强涉海企业服务,组织世纪博康海藻等3家企业申报威海市千帆计划企业,惠德环保公司海带真空干燥设备成功列入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指南,组织靖海集团、百合生物等15家企业编制高端创新资源服务山东计划项目指南,提出项目建议8个,提供技术需求3项。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和水产养殖投入品专项整治行动,持续强化水产品质量监管。持续抓牢抓实渔船管控和安全生产,开展打击渔船擅自改变作业类型专项行动和涉海涉渔反走私系列活动,制定《远洋渔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加强境外远洋渔船作业管理;召开休渔工作会议,全面部署伏休管理工作。

乳山市 召开国家电投陆上集控中心项目和海上风场建设推进会,加快推进海上清障、集控中心垃圾清运回填、配套产业落地等工作。召开中车同力项目推进会,加快推进通港运输、港口场区管桩合拢作业等工作。明阳智能、远景能源等22个新能源装备制造重大项目提交省发展改革委报告项目信息并申请“窗口指导”。加快编制《乳山市蓝碳经济发展行动方案》和《乳山市海洋强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强涉海企业服务,组织金牌生物、同兴食品申报省级海洋领域项目指南建议和技术需求;推荐灯塔水母和履信防伪等2家企业参加威海市海洋领域科研成果展示交易会;组织80多家海鲜商家参加“微信视频号千万流量直播变现培训班”,帮助海鲜商家开通微信视频号、微信小店,掌握直播带货的能力。加快推进涉海项目建设,乳山贝类种业中心建设项目完成签约,远景能源零碳产业园(一期)风机及储能项目完成主机厂基坑开挖、主机厂基础垫层施工,乳山港5#6#泊位完成生态评估报告和生态修复方案初稿编制。持续抓牢抓实渔船管控和渔业安全生产,召开乳山市委海洋办主任办公会议,研究细化伏季休渔管理和海上涉渔安全生产工作措施,确保渔业生产秩序稳定。

高区 威海克莱特菲尔风机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登陆北京证券交易所,成为威海首家北交所上市公司,也是“北交所通风装备第一股”。未来机器人与“蛟龙号”副主办、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冷建兴博士合作开展深海作业机器人领域“卡脖子”技术攻关。克莱特风机开展高效系列化船用风机研发,实现风机最高效率88%。开展渔业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检查,发现并整改问题11处。做好伏季休渔各项准备工作,确保217艘应休渔船全部应归尽归。

经区 召开海洋发展领导小组2022年第一次全体会议,印发《海洋发展领导小组2022年海洋工作要点》《海洋发展领导小组成员调整意见》,部署今后海洋重点工作。泓淋电力超高强度海洋漂浮高速信号与电源传输连接系统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已完成5000平方米车间改建,购置先进设备70台(套)。北京大学威海海洋研究院项目稳步推进海洋生物医用材料等专业实验室设计,筹备建设海洋生物精准育种联合实验室,编制《北京大学科学技术成果汇编》,积极探索北大科技服务威海发展工作。加强涉海企业服务,区级引导基金在海洋产业领域实现投资0.32亿元,争取上级资金0.48亿元,吸引社会资本0.8亿元;推动11名高层次人才与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并共同申报国家相关人才计划。持续加强渔船管控和渔业安全生产,召开伏季休渔工作会议、包保责任人培训会议及驻港员培训会议,全力做好伏休管理工作;组织对辖区渔港、渔船开展拉网式、起底式风险隐患排查,发现并整改问题5处。

临港区 组织开展海洋食品产业调研,建立工作台账,有针对性地开展扶持引导。圣洲神参加强海参药品研发,申报一款抑制菌剂。拓展纤维先进复合材料研发中心二期厂房建设完成,正在建设碳梁及其他海洋工程制品生产线。国家碳纤维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开展科研项目2项,提供对外检测服务10余次,一季度实现总投资200万元。持续加强渔船管控和安全生产,落实领导分包镇街渔船管控工作制度,全力做好伏季休渔各项管理工作。

南海新区 召开南海新区国际海洋科技城工作专班第一次会议,进一步研究梳理《2022年工作清单》。加快推进焦念志院士工作站和负排放研究中心建设,成立焦念志院士工作站暨省蓝碳重点实验室实验平台,梳理确定院士工作站第一批需要添置的仪器清单;联合山东大学海洋研究院开展两次海带岸基培养实验,在蓝碳盐生植物试验基地开展1.2万棵柽柳苗木快速扦插实验,建设“海藻提取生物全生命周期营养液促进盐生植物种质繁育科学工程实践基地”;开展“海水碱性矿物对CO2进行捕获和封存的生物地球化学作用机制研究”科研项目。持续推动蓝碳交易,修改完善《海带栽培项目碳汇计量与监测技术规范》;对接山东海洋产权交易中心,研究制定海洋碳汇权益资产的登记备案文件;对接杭州弄潮儿科技公司,筹备海洋碳汇交易系统和平台公司建设;完成威海市首个海带栽培碳汇评估项目,为海洋碳汇贷提供支持;与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岛)共同起草《大型藻类(海带、江蓠、紫菜)栽培项目碳汇方法学(计量与监测技术规范)》,申报农业农村部2022年度行业标准。持续抓牢渔船管控和渔业安全生产,以实地检查、定期调度和线上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对镇街渔船管控工作落实情况开展综合督查;完成捕捞渔船风险分级,共确定2艘高风险渔船;开展渔船消防救生设施专项检查,截至4月共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13处;制定《伏季休渔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全力做好伏季休渔各项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