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威铁路是一条客货运输兼备的地方铁路,开通运营已有27年。近年来,威海桃威铁路有限公司坚持改革创新:向内,加快铁路基础设施建设;对外,持续深耕运输市场,不断扩容国际班列,货运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在文登站货场,龙门吊正在进行钢材搬运和装车作业,很快,这些钢材将被发往各大货主企业。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占地8万多平方米的文登站货场,已成为烟威地区的钢材集散基地,可满足5万吨货物同时进行仓储和堆存,仅钢材每年转运就达到20多万吨。这里实行24小时作业和车站领导带班制度,通过建立车站与列车、装卸、汽车运输之间的沟通联络机制,第一时间做到快装快卸,有效发展新客户的同时,运输品类也变得更加丰富。
威海桃威铁路有限公司货运分公司副经理李铁钢:“化肥、鱼粉、石英砂、轮胎、大理石、瓷砖等等,这是我们发送的品类,到达的品类,新吸引的是一些南海新能源有限公司的沥青胶、众音科技的工业盐,还有民生的牛奶、粮食…对到达发送的货物,我们现在全部可以通过铁路运输,发送到全国各大有货运业务的火车站地区去。”
离文登站货场2公里处,是威海国际物流多式联运中心的装车现场,记者赶到时,正面吊正在紧张忙碌地作业,满载威海及周边冷冻产品的中俄班列,将经过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出境,运距8000多公里,全程不换装、不解体,采用恒温冷藏运输,最终抵达莫斯科。
山东中外运亚欧物联网运营有限公司副经理隋晓超:“中俄班列站到站应该是在十二、三天,再加两头也就半个月的时间,如果说是走海运的话就得一个月。咱们一发的话是个整列,能把大企业的一些大宗货,还有小企业的小量货都配起来,直接发走。”
今年4月,中俄班列的成功开行,开辟了山东半岛新的冷链运输出境线路。近年来,桃威铁路有限公司不断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相继开通了中欧、中蒙、中亚、中俄国际班列。
威海桃威铁路有限公司运输科副科长丛建平:“2020年,我们实现了国际班列开行89列,2021年由于疫情影响,我们也达到了66列,为了满足小客户的出口货物运输需求,我们还实行了拼箱业务。随着中欧班列的不断发展,我们威海地区已经打造成为东连日韩、西接欧亚的一个国际物流桥头堡。”
凭借四通八达的铁路路网和完善的货物运输服务,今年疫情发生后,桃威铁路也一直保持货运畅通。在草庙子站,工作人员正在转运一批刚刚到达的纯碱,这是威海中玻镀膜玻璃股份有限公司采购的原材料。以往,企业主要通过汽车运输纯碱,疫情期间,受制于交通管控后,桃威铁路有限公司积极到企业走访对接,通过抢抓国家“公转铁”战略机遇,充分打出价格优势牌,促使企业转为铁路运输,并无缝衔接将货物运送到企业门口。
威海中玻镀膜玻璃股份有限公司采购总监杨庆华:“因为我们卸货能力有限,我们跟铁路部门沟通,每天什么时候来,来多少辆车,都是根据我们的要求来货,这块服务是比较到位的。”
如今,通过“公转铁”集装箱货物运输,桃威铁路全年完成集装箱货物运输2万多标箱,减少客户物流成本15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