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计划 > 年度计划
索引号: 113710000043590530/2022-01807 发布单位: 威海市体育局
内容分类: 年度计划 成文日期: 2022-05-1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有效性/截止日期: 文号:

2022年工作计划

时间: 10:43
点击次数:

2022年,威海市体育局党组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和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紧扣“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办人民满意的体育”的发展理念,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意识形态、党风廉政建设、安全生产、疫情防控、法治建设等政治责任,持续深化干部作风大改进行动,大力弘扬“忠诚、干净、担当、求实、创新、拼搏”的体育精神,提升团结和谐、永争一流的精气神,打造一支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体育队伍,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时效化”要求,抓重点、破难点、补短板、树亮点,科学谋划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工作,筑牢体育行业安全、疫情防线,为我市全力打造共同富裕先行区、不断开创“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新局面、争当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排头兵。要重点做好五方面工作:

(一)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以更高的政治自觉坚持不懈抓好理论武装,引导党员领导干部从百年党史中学出坚定的历史自信,悟透“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强化做好新时代体育工作的主动性。以更实的举措推动管党治党责任落地生根,制定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计划,抓机关党建、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方案,定期研究部署、调研指导基层工作,强化基层压力传导,实施支部星级评定,推进党支部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以更高的标准倡树“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构建党建业务融合的考核体系,激励党员干部久久为功抓落地。以更严的要求不断提高“三不”综合功效,有效运用“第一种形态”,抓早抓小,持续强化不敢腐的震慑。

1.坚持不懈抓好政治理论武装。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引导党员领导干部一以贯之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制定更系统更全面的年度教育培训计划,落实“第一议题”,常态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不断增强做好新时代体育工作的主动性。

2.推动管党治党责任落地生根。结合体育实际,制定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计划,抓机关党建、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方案,强化基层压力传导。落实好党建工作责任制,定期研究部署、调研指导基层工作,实施支部星级评定,推进党支部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做好研究部署、专题研究、培训督导等规定动作,扎实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和网络安全工作,建立网络舆情风险评估机制,组建舆情风险评估小组,切实提升舆情预警处置能力,推动关口前移,抓早抓小。

3.倡树“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持之以恒纠“四风”树新风,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聚焦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体育工作实际,构建党建业务融合的考核体系,制定2022年目标责任考核方案,细化各类工作考核制度,将纪律作风建设融入考核,通过督导推进激励党员干部久久为功抓落地。

4.不断提高“三不”综合功效。充分发挥机关纪委作用,有效运用“四种形态”,尤其是“第一种形态”,加强“八小时”外的行为监督,抓早抓小,持续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梳理廉政风险点,紧盯重要环节、关键岗位,落实内审内控、个人事项报告等制度,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和约束,持续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坚持正面教育引领与负面警示并举,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廉政宣讲等全面从严治党学习教育,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以案促教,持续增强不想腐的自觉。

5.筑牢安全生产坚实防线。印发《威海市体育局关于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规范体育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威海市体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体育领域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修订《威海市体育局安全生产工作责任清单》《威海市体育行业安全监管权责清单》等制度文件,论证出台《威海市体育领域信用分级分类监管管理办法》,不断健全安全生产制度体系,常态化抓好各项措施,防范化解各类风险。

(二)高点谋划新时代现代体育强市建设。加快推动威海市政府印发新时代现代体育强市建设的意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加快打造国际休闲运动之都、水上休闲运动之城。扎实抓好《“十四五”体育事业发展规划》《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十四五”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整体解决方案》《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的实施方案》等多项政策性文件的组织实施,各区市要结合实际制定各自发展规划、实施意见,抓好贯彻落实。

6.积极推动争取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现代体育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7.加快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抓好《威海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等文件的组织实施,分解年度任务,明确具体工作计划,抓好贯彻落实。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督导政府投资的各类大型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向市民开放,制定《威海市社会足球场地开放管理制度》。

8.大力发展冰雪运动,举办2022山东省全民健身冬季越野长跑(威海环翠站)等冰雪群众赛事,培训冰雪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60人。依托威海冰球馆,积极承接国家队、省队或其他先进地市专业冰上运动队集训,争取承办省级以上冰上运动赛事。

(三)优化公共服务提升群众满意度。加快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行动,配合发改委推进体育公园建设,结合精致城市建设、老旧小区改造和现有设施维护更新,传导压实管理维护责任,抓实器材配备、维修兜底保障,不断筑牢群众举步可就的健身场地设施。依托“横到边、纵到底”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积极培育壮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持续擦亮社区趣味运动会、全民健身运动会、冬季全民健身运动会等活动品牌,丰富国家体育节、全民健身月等体育节庆活动内涵,大力宣传健身活动、普及健身知识,广泛吸引群众知晓、参与健身活动,切实提升群众对文体生活满意度。

9.夯实“六边工程”基础。为符合条件的村居配发健身器材250件,招标维修健身器材300件以上。举办威海市第十二届全民健身运动会5个以上项目举办社区趣味运动会、逐步推广社区间对抗赛。做好全民健身月启动仪式、全民健身日、纪念毛主席题词等时间节点的展示活动、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等。培训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共600人。

10.在疫情形势允许下,积极推动乒羽中心承接山东省羽毛球城市邀请赛,提升场馆运营水平。指导市体育发展服务中心、奥林健身俱乐部、翱游儿童游泳馆加强运营管理,抓好运营经济效益、抓好服务细节管理、抓好责任制度落实。

11.大力实施民生微实事,对体育场东北角公园进行局部改造升级,对绿化区域进行修剪和环境整治,在绿化带内增加部分座椅,对公园内存有隐患的水池改造增设围挡,对人造小桥安装围挡加固。

(四)全力训练备战参赛力争再创佳绩。全力支持国家局、省局备战杭州亚运会,积极承接集训、练兵任务,做好服务保障,并以此为契机促进市运动队提升训练水平。集中精力冲刺备战25届省运会,成立25届省运会备战办,制定训练计划和备战方案,明确优势项目和夺金点,力争在25届省运会上有所转变、有所突破。通过省运会检验和总结近年来我市竞技体育改革的成绩与不足,进一步优化项目布局,理顺体制机制,健全激励体系,高质量启动新周期竞技体育工作。

12.着力提升竞技备战水平。全力支持备战冬奥会、亚运会,跟进服务我市备战运动员。全力备战参加25届省运会,力争取得好成绩。布局26届省运会参赛运动员梯队建设,基本完成26届省运会甲组运动员的招生选材工作,乙组运动员达到一定的规模。

13.持续深化体教融合发展。继续与教育部门对接,争取在放宽优秀运动员初中升高中政策上有新突破,打破我市优秀运动员初中升高中政策桎梏,打通优秀运动员升学求学通道;探讨体校优质课评选、职称评审改革可行性,争取全市体校系统单列指标开展优质课评选和职称评审。拓宽“奔跑吧·少年”主题活动参与度和覆盖面,延伸到全市中小学校,吸引更多中小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

14.夯实竞技体育发展基础。对市体校学生公寓1号5、6层和2号楼部分楼层及晾衣房等附属设施进行改造、修建,为实行宿舍内务标准化、半军事化管理创造良好的硬件条件。对市体校田径场力量训练房进行维修改造,更换部分训练设备,对部分设施进行维修,建成能满足80-100人同时进行训练的高标准综合训练房。全方位、多层次预防、化解安全隐患,全面推进安全生产、安全训练工作,维护校园舆情稳定,建设安全校园。指导市体校、文登、荣成、乳山市体校积极争创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探索在全市建立幼儿体校,督导环翠区建设实体体校。

(五)做精做活品牌赛事推进体育产业发展。在疫情和政策允许前提下,持续擦亮威海铁人三项赛、HOBIE帆船公开赛、千里海岸线全国徒步大会、全国海钓锦标赛、国际顶级乒乓球赛等品牌赛事,大力实施“一区市一品牌”战略,支持各区市结合优势环境打造地方特色赛事。积极争取省级资金支持,持续扩大体育消费券资金规模、发放范围、覆盖门类。一体化推动体育、康养、文旅、会展等产业发展,在疫情允许前提下,谋划组织中国威海休闲钓鱼产业论坛和休闲运动嘉年华,不断扩大内需、拉动体育消费。深挖优势产业,主动对接争取,积极申报国家级和省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单位和项目。持续推动精准招商,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5.根据疫情形势和上级政策要求,适时恢复、大力筹办2022年威海铁人三项世界杯赛暨威海超级铁人三项系列赛、中国威海HOBIE帆船公开赛、徒步中国·威海千里海岸线全国徒步大会、全国海钓锦标赛等品牌赛事;指导各区市继续打造荣成滨海国际马拉松、乳山女子半程马拉松、环翠山地自行车等“一区市一品牌”特色赛事。

16.保持跟进的招商引资项目不低于5条、新挖掘有价值的投资信息不少于2条;力争博世特智能数控机床项目落地投产,实际投资的实物工作量不少于6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