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关于印发帮助工业企业纾困解难工作方案的通知
威工信发〔2022〕4号
各区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高区、经区、临港区、综保区经济发展局,南海新区科技金融局:
为统筹抓好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经济运行、重点技改项目建设等工作,及时解决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全力以赴推动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研究制定了《帮助工业企业纾困解难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实施。
威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2年3月26日
(此件公开发布)
威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帮助工业企业纾困解难工作方案
按照省市疫情处置工作威海指挥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工作的部署要求,为统筹抓好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经济运行、重点技改项目建设等工作,及时解决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全力以赴推动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制定本方案。
一、完善机制,建立台账
(一)建立企业疫情常态化防控机制。建立企业疫情防控台账并实行周调度机制,加强对工业领域和兜底领域民营企业疫情防控的指导监督,督促相关企业建立并落实好全员定期核酸检测制度,每周至少开展一轮核酸检测,实现定期核酸检测、员工健康管理、防护措施、应急物资、防疫知识培训“五到位”,进一步强化风险排查消除,筑牢抵御疫情传播的严密防线。
(二)建立工业运行“日报告”机制。逐日调度企业复工复产情况,实时监测规上工业企业开工率、产能利用率、职工返岗人数等情况,结合企业在手订单、用电量等先行指标,做好区域经济监测和分析研判,有针对性开展运行协调。
(三)建立企业困难问题调度机制。灵活采取入企调研、热线电话、网站平台、调查问卷等形式,广泛收集工业企业在疫情期间遇到的交通运输、职工返岗、生产要素、供应链配套等方面的困难,分类梳理汇总,建立工作台账。
(四)建立重点项目调度服务机制。强化对270个重点工业投资项目的跟踪调度和协调服务,在坚持日常监测和集中调度的基础上,每月对重点项目进行全覆盖走访调研,及时掌握项目进度情况,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困难问题,加快推动重点项目复工和建设进度。
二、因企施策,务求实效
(一)制定纾困解难政策措施。坚持问题导向,“一企一策”研究制订帮助企业纾困解难的政策措施,从涉企服务和政策扶持两方面,全力以赴支持企业发展。加快政策落实进度,及时启动市级专项资金申报落实工作,围绕“稳中求进”促进高质量发展等领域争取更多上级支持,助力企业渡过难关。
(二)加快困难问题推送办理。建立健全企业诉求快速响应和闭环处置机制,利用“四张清单”推送办理机制,切实提高企业问题解决效率,全力破解企业生产发展中遇到的各类困难和问题,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三)加强产业链配套协作。围绕十条优势产业链,深入挖掘潜在配套信息,组织产业链对接活动,提高产业链上下游产品本地配套率,实现抱团发展。推动行业协会、大型企业搭建重点行业产业链供需对接平台,加强原材料保供对接服务,帮助中小微企业应对采购、销售、仓储等经营风险。
(四)建立助企纾困联系服务制度。建立局领导牵头、责任科室分包负责、对口联系服务各区市制度,设立助企联络员。(邢海波同志负责总体调度督导;唐文强、陈万芳同志联系环翠区、经区、临港区,责任科室为技改科、产业发展科;胡涛、刘海燕同志联系文登区、综保区,责任科室为绿色发展科、非公经济科;杨启玉、李崇煜同志联系荣成市、高区,责任科室为产业政策科、电子信息科;徐连敏、张军华同志联系乳山市、南海新区,责任科室为装备科、互联网科。)
助企纾困联系服务主要围绕加快企业复工复产、重点下行行业及重点企业帮扶、加快推动重点工业技改项目特别是上季度已竣工和当季度计划竣工的项目实施,做好对上沟通和对下协调,下沉企业点对点靠前服务、主动服务、到位服务,有针对性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复工复产中遇到的用工、资金、原辅料供应、产品运输等困难问题,对重点企业给予优先解决、快速落实,指导具备条件的企业开足马力、扩大生产,把损失的时间抢回来,全力冲刺更高目标,努力实现全年工业经济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