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专栏 > 归档专题 > 海洋强市(归档) > 重大事项

市委海洋发展委员会成员单位2022年1月工作开展情况

文章来源:威海市海洋发展局
时间: 2022-02-15 14:06
点击次数:

市发展改革委员会 组织开展2021年度省级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蓝色人才专项申报工作,对企业申报条件、申报材料、相关手续等进行审核把关,点对点做好相关企业指导服务工作,指导企业做好网上申报书填报。认真梳理全市现代海洋产业领域重点企业情况,推荐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省现代海洋产业重点企业。

市科技局 举行2021年威海市“揭榜挂帅”科技项目工作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加强“揭榜挂帅”政策宣传推介。加快实施海洋领域揭榜制项目,鱿鱼掏黄及鱿鱼头切组设备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冷冻鱿鱼食品包装机的研制及产业化、扇贝生开壳取柱、路亚仿真饵自动化涂装流水线等3个项目完成实施方案论证。招商局金陵船舶(威海)中尺度高端客滚船批量快速建造技术及其应用、泰祥食品海洋食品品质靶向提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等2个项目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双轮股份、好当家集团获批山东省技术创新中心。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召开威海市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联盟揭牌仪式及校企对接交流会,组织55家船舶与海工装备企业参会,市政府分管领导出席并致辞,省工信厅、中国工业行业协会、省工业行业协会等有关领导和专家出席并进行专题讲座,市工信局、市教育局、山东交通学院签订合作框架协议。组织克莱特风机等10家企业与山东交通学院、威海产业技术研究院、武汉理工威海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对接,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交流合作。研究制定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链支持政策。对招商工业威海船厂等5家船舶企业开展安全生产、疫情防控、渔船管控、环境整治、消防安全等督导检查。

市生态环境局 持续推进入海排污口整治销号。优化完善湾长制管理信息系统,督导全市海湾日常巡湾情况。加快制定《威海市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已完成意见征求。

市交通运输局 “威海-大连”客滚航线正式恢复运营,对企业安全和防疫措施落实情况开展现场检查5次。完成威洋石油油库改扩建项目安全验收和仓储经营资质核发。组织开展全市海上安全集中整治行动,对辖区港口、航运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共检查企业33家次,发现问题隐患23项。

市海洋发展局 新增10个省级海洋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总数达到42个,增量和数量均居全省首位。获批1处山东省现代海洋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山东省精品旅游促进会海洋专业委员会在威海揭牌成立,威海市精品旅游促会海洋专业委员会同步揭牌成立。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督导检查,突击检查生产主体15家,监督抽查大菱鲆、海参等重点品种13批次。举办水产品质量安全暨健康养殖线上培训班,培训人员170余名。市海洋与渔业监测减灾中心通过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监督评审。持续加强渔船管控和渔业安全生产管理,开展“冬季攻势”等渔业执法行动,严厉打击各类渔业违法违规行为,共查处违法违规渔船30艘。印发《打击私拆北斗等船用终端设备专项执法行动方案》,在全市开展为期一年的打击私拆北斗等船用终端设备专项执法行动,已查获违规渔船2艘。持续深入推进渔船、船员“双脸同验”,开展系统操作培训。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陪同国家知识产权局有关领导到文登、乳山等区市调研,对道地西洋参、灯塔水母等地理标志商标保护及“乳山牡蛎”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建设等工作进行现场指导。

环翠区 持续推进远遥浅海科技湾区“双招双引”,先后对接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山东交通学院、航天宏图、电子科技集团等企业院所。加强涉海企业服务,组织双轮、宇王、普益船舶等3家企业申报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指导威海广泰申报省级蓝色人才专项,指导北海水产申报威海市海参产业“链主”,组织瑞阳游艇、大元渔具等涉海企业升规纳统。组织7家涉海企业申报威海市农业科技型企业,2021年共有10家涉海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加强水产品质量监管,开展春节期间水产品质量抽检,组织召开水产品质量管理与信息服务系统培训暨安全生产培训会议。

文登区 组织召开蓝色种业园区规划建设暨海洋产业发展研讨会。组织天润工业申报蓝色人才专项。加快岸线修复项目验收,完成保护区能力建设工程监理资料档案收集。做好张家埠港航道疏浚工程和码头升级改造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威海港靖海湾港区张家埠老港作业区总体规划调整》第二轮征求意见。完成全部791处入海排污口整改,销号752处,销号比例95.1%。持续抓牢抓实渔船管控和安全生产,集中拆解“三无”渔船19艘,开展海洋渔业船员证书培训8期,培训236人。召开渔港经营人开工第一课,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荣成市 与省港口集团举行战略合作恳谈会,就进一步深化合作、共赢发展交换意见。好当家集团“好当家牌即食海参”、泰祥食品“泰祥牌速冻鲅鱼水饺”、鑫发控股(蓝润水产)“蓝越牌金枪鱼罐头”和“蓝越牌速冻粘粉鱼排”等4项优势产品入选首届“2021年度山东省特色优质食品目录名单”。苏山岛海域靖海国家级海洋牧场获批第七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威海百合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成功上市。持续抓牢抓实渔船管控和安全生产,召开渔港和远洋企业安全生产暨疫情防控工作会议,举办2022年涉韩入渔培训班,培训人员300余名。

乳山市 筹办胶东经济圈产业承接聚集区(乳山)半岛南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乳山基地招商推介会,明阳智能、远景能源分别和配套企业签署合作协议,乳山市经济开发区分别与山东双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山东中车同力钢构有限公司签署合作意向书,明阳智能、远景能源分别同国家电投集团乳山海上风电有限公司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乳山市人民政府与国家电投山东分公司签订合作框架协议。组织华信食品和金牌生物联合申报山东省乡村振兴提振工程项目,目前已通过威海市初评。牡蛎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二期工程完成控制价核算,三期工程完成规划设计。乳山牡蛎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项目通过省农业农村厅现场考核评价验收。开展牡蛎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授权和防伪溯源管理,目前共授权加工销售企业338家,发放防伪标签248万枚。

高区 完成《蓝色海湾整治实施方案(二次变更)》专家论证。开展已批准但尚未完成围填海项目的处置工作。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督导检查,共抽检产品4批次,合格率100%。抓好渔船管控和安全生产,召开涉渔“三无”船舶规范处置管理工作推进会,成立海上涉渔安全工作专班,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共发现安全隐患14处,现场整改3处。

经区 做好渔业油补转移支付项目监管工作,组织对2个电商项目进行初步验收。加快涉海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协调推动海洋生物科创中心项目尽快落地,定期调度督促双招双引项目推进。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对6家企业开展督导检查,发现并整改问题隐患3处。组织9家水产企业参加水产品质量追溯暨健康养殖培训班。做好海上涉渔安全生产工作,组建工作专班,加强督导检查力度。持续做好渔船管控工作,召开渔船管控工作专题会议,加强宣传教育和督导检查,共检查渔船、渔港码头、水产养殖单位15次,查改安全隐患4处。

临港区 全面加强渔船管控和安全生产,成立海上涉渔安全工作专班并召开海上涉渔安全工作会议,强化海上涉渔安全系统治理。

南海新区 贯彻落实《威海市蓝碳经济发展行动方案》,进行海带养殖海上围隔实验海上取样和实验室检测2次;协助举办2021全球滨海论坛海洋碳汇联盟专题研讨会,针对蓝碳科研工作方向,与国内外与会专家进行探讨;完善海洋负排放研究中心建设方案并研究协调登记备案事宜。筛选提报2022年海洋产业重点项目,初步确定9个项目并完善市项目管理服务平台中项目信息。开展水产品监督抽检3批次。完成29家养殖主体的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工作。持续抓牢渔船管控和安全生产,成立海上涉渔安全生产专班,加大渔船管控力度,检查渔船15艘次,检查渔港5次,查改渔业安全隐患5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