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资讯中心 > 今日威海

90后小伙的“莓”好产业

文章来源:威海新闻网
时间: 2022-12-06 13:47
点击次数:

“嘀……15.3。”11月24日14时许,伴随着测糖仪播报声响起,在文登区米山镇西铺头村草莓实验棚内,程之果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于镇榕,长舒了一口气。

“这批草莓是我们引进的新品,正在试验中。”说话间,于镇榕俯身摘下一颗草莓,眼神中充满期待,“从目前甜度上看,完全能跟市面已有的高端品种PK。再经过一个生长周期的测试,就能在全村推广了。有这批好苗子兜底,今年的草莓产业肯定更加红火,村民的腰包翻上一番不成问题。”

1993年出生的于镇榕,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怀揣着对农村的热爱,主修生物技术专业的他毕业后毅然决然回到西铺头村,聚焦草莓种植,开启创业路,成了草莓种植圈里的“新人”。

别看他身份“新”,干出的事儿件件让“老把式”们刮目相看——利用自己所学专业与资源优势,为村里引来一批“草莓专家”,过去解决不了的种植问题全部有了解决办法;引入草莓超早熟种植技术,实现草莓提早一个月上市,亩均产量提升40%;创办精深加工厂,引入果酒加工技术,解决因严格的果品控制而导致无法对外销售的“残次果”处置问题……在他的带动下,不到两年时间,西铺头村各类农产品年产量达到约310吨,年产值900余万元,辐射周边10个村,累计带动农户2100余户,务工村民年均增收3万余元,西铺头村村民年均可支配收入达4.3万元。

一项项新技术让小草莓身价暴涨,村民的小日子也越发红火,身为90后的于镇榕渐渐成为种植户心里的“主心骨”,也成了远近闻名的青年创业者。

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部署,于镇榕信心倍增、干劲十足:“待这批脱毒种苗全面推广后,我打算与植物育种育苗领域的专家教授对接,争取年底前在村里再建一处育种基地,进一步改良草莓品种并引入其他优良作物,提升农产品价值,为村民提供更多岗位,一起走上共同富裕路。”

正说着话,于镇榕的手机响了起来。点开一看,原来是团市委发来的新一年度创业扶持政策征求稿。“有各级部门的政策‘加持’,俺们村农业产业一定能发展好。”他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保障制度”。“年轻人是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在各项政策扶持下,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像我一样的年轻人走进农村、留在农村、建设农村,以科技和人才带动村民共同富裕。”于镇榕说。

■相关新闻

我市建成10家青年创新创业基地

为创业青年授信100亿元

记者从团市委获悉,今年以来,我市以“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全国试点为统领,全面建起“青创赛”“青创贷”“青创园”“青创板”“青创课”“青创朋友圈”等“六个青创”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共青团的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和大局贡献度。

截至目前,我市建立的青年创新创业联盟,已涵盖高校青创园区8家、青年创新创业基地10家、青年创业驿站8家,为青年创新创业提供场地、资金、政策、管理等全方位服务。同时,依托“威青易贷”金融超市,与22家银行建立合作关系,为创业青年授信100亿元。扎实开展青年优惠贷款工作,其中“鲁青惠企贷”4346万元,惠及企业21家;“鲁青农担贷”2.1亿元,惠及企业103家。

为持续做好招才引智、培育青年择业就业沃土等工作,我市还立足赋能增效,积极搭建青年创新创业平台,充分利用386家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增强创新创业动力;在产业领军人才工程中增设青年专项,最高给予100万元资助,威海连续上榜全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