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资讯中心 > 区市动态 > 高区

水更清,岸更绿!7.3平方公里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完美收官

文章来源:高区党政办公室
时间: 2022-12-30 14:03
点击次数:

记者从高新控股集团市政建设有限公司了解到,12月初,高新区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项目正式收官,海岸生态修复、滨海湿地修复、海岛海域生态修复三大任务顺利完工,12公里生态岸线完成整治修复,峒岭河、埠前河等12公里海岸线纷纷蝶变成“玉带”,7.3平方公里的蓝色海湾尽显眼前,促进了双岛湾区域及产业园区内水质稳中趋好。

地图显示,该项目位于高新区西北部双岛湾海域,具体位置包括双岛湾中央湾区、埠前河河口及大岛等区域,三面环山、河海交汇,海湾口门处有大岛、小岛两座海岛,形成了“外有岛、内有湾,外环海、内环山”的独特地貌。



“清”起来的双岛湾有着“黄金海湾”的美誉,而在几年前,“养殖”“污染”却是这儿的代名词。由于湾内水域较浅、水流平缓,双岛湾适合养殖,这导致围海养殖活动发达,超出区域环境容量,海水环境质量因此下降,养殖成本及风险增加。近年来,该区域养殖业产量有明显降低,然而,废弃的养殖围堰的存在,仍然对区域海洋环境造成明显影响。



河流岸线修复、入海口岸线修复、海洋垃圾清除、淤泥清理……自2020年起,高新区即对双岛湾进行“大手术”,仅海洋垃圾一项就清除了10万m³。

“因为双岛湾基础土质较差,淤泥多、含沙量少,地基处理难度大。”高新控股集团市政建设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刘红涛介绍,为此,施工过程中根据不同地质条件采用了多种地基处理方式,先后用过强夯置换、排水板、水泥搅拌桩、碎石桩等方式,对软弱基础进行加固,“我们还采取斜坡式和直立式两种结构加固护岸,在岸边修建了步道,让两岸也‘大换装’。”



“以前这儿都是荒滩,一脚踩下去鞋都拔不出来,如今的双岛湾干净多了,已经有水鸟来栖息了,没事的时候我们顺着岸边步道溜达溜达,还可以钓钓鱼。”谈起“变身”后的双岛湾,市民邹宁直竖大拇指。

同时,养殖池塘的拆除,还扩大了汇水面积,打通了水流通道,增加了纳潮量及交换量,有利于上游河道汛期的行洪泄洪,可有效防治风暴潮等自然灾害。此外,针对无人居住海岛,高新区因岛制宜对岛上受损的生态植被进行修复,恢复岛上原始的自然生态,对岛上较为脆弱的生态系统进行保育保全。



生态岸线修复好后,水质大大改善,而要让水质稳定向好还须做好监管、加强监测。据悉,高新区已在羊亭河、埠前河、初村河入海口等处,修建了5个海洋生态环境预报监测站,每个月进行2次水质监测,实现对海洋生态环境的长期监测与综合评价,为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综合管理、海洋公众服务、海洋科学研究等提供科学、及时、有效的数据支持与技术支撑。

“修复项目的建设,让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相结合,达到了治污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和‘水清、岸绿、滩净、湾美、物丰’的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刘红涛说。

守护绿水青山带来的“溢出效应”还在不断凸显。该项目综合整治了双岛湾海域生态环境,将低效益、低附加值、高污染的海产品养殖业淘汰,并恢复滨海生态系统,进而改善了高新区投资及旅游环境。通过生态保护优先、产业集群引导、良好的政策保驾护航的开发模式,双岛湾正吸引着大量高新技术企业前来落户,促进区域经济飞跃发展。(于淑仪 栾冠群 肖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