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重点领域 > 住房与城乡建设 > 老旧小区改造
索引号: 11371000004359029F/2022-06053 发布单位: 威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内容分类: 老旧小区改造 成文日期: 2022-12-1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有效性/截止日期: 文号:

关于做好2023年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通知

时间: 17:14
点击次数:

 

威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威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威海市财政局

关于做好2023年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通知

 

各区市、国家级开发区建设局,发展改革部门,财政部门,各有关单位:

2023年,我市列入省级项目库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共51个,建筑面积278万平方米,涉及户数31628户,住宅楼1039栋(见附件2),计划总投资8.89亿元。各区市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老旧小区改造的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早规划,早设计,早开工,早部署,全面改善居住环境,进一步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现就做好2023年老旧小区改造工作通知如下:

一、科学做好老旧小区总体谋划

(一)提高站位高度重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党中央、 国务院高度重视的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2022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沈阳市皇姑区三台子街道牡丹社区考察时强调,老旧小区改造是提升老百姓获得感的重要工作,也是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内容;要聚焦为民、便民、安民,尽可能改善人居环境,改造水、电、气等生活设施,更好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确保安全,认真制订改造方案。各区市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作为指引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充分认识老旧小区改造对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推动惠民生扩内需、稳经济大盘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 按照省住建厅的部署要求,切实抓牢抓实、抓细抓好, 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落实落地。

(二)认真制订改造方案。2023年,省住建厅全面提升我省老旧小区改造的标准,各区市要结合《山东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技术导则》标准要求,全面推升改造标准,原则上基础类应改尽改,完善类、提升类全面丰富,完善提升类各不少于四项。要按照全龄友好、完整社区、绿色社区的理念,科学编制改造设计方案,方案需经市、区两级住建部门审核通过后方可组织招投标。要坚持人性化、便民化、精细化原则,开展规划师、建筑师进小区活动,创新设计理念,突出威海特色,融入文化内涵,提高方案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源头把控好规划质量、改造品质。

(三)全面丰富改造内容。坚持问计于民,认真征集改造意愿,诚恳商议改造内容,实现精准论证、精准施策,彰显精品理念;进一步丰富改造内容,落实重点实施项目清单(见附件),全面实施飞线整治、雨污管网改造、建筑外立面等工程,同步推进建设停车位、垃圾分类设施、无障碍设施等,因地制宜推进智能识别系统、口袋公园、养老、托育、体育健身场地等服务设施,预留电动汽车充电桩布线条件及接口等配套设施,实现“一次改造、全面提升”目标,彻底解决小区老破旧、停车难等问题。

(四)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全面把握中央预算内资金、 财政资金、专项债券、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支持重点,加强住建、发改、财政等部门沟通配合,探索“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加大地方财政资金投入、协调专营设施改造、引导社会投资、鼓励居民参与”的多方资金筹措模式,破解改造资金难题。以上级补助资金为引导,积极推动地方财政配套建设资金;通过建设快递柜、充电桩、垃圾分类设施等服务设施,吸引优质社会资本;通过以奖代补,引导相关专营单位出资参与改造;鼓励居民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同步对户内管线等进行改造,引导有条件的居民实施房屋整体装修改造,带动家装建材消费。

二、统筹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

(一)全面开展飞线整治。各区市要研究制定飞线整治相关政策,协调弱电管线单位全力做好管线改造工作,通过开挖回填管沟、恢复路面等方式,组织移动、联通、电信、广电等专营单位,持续开展老旧小区内的飞线整治工作。小区内(含楼道内外)明设电线、通信光缆、有线电视等线路应进行规范梳理。要引导各专营单位将线路接入统一的管沟、箱槽等, 实现共沟、共管、共箱、共槽室外管线有条件的应全部埋地敷设。鼓励采取光纤入户接入方式,以满足小区未来网络升级及 5G 建设需求。

(二)协调推进专营设施改造。老旧小区改造是系统工程,各区市要建立与电力、通信、供水、供气、供热等专营单位协同推进机制,统筹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定期召开改造相关会议,邀请专营单位共同参加,及时通报改造范围及内容,共同研究相关问题。要利用大数据平台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与市政管线、道路等各类信息共享, 综合开展地下管线设计,对小区内水暖电气信等管线统一规划布局,集中接入市政管网。各区市、开发区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专营单位出资改造,与老旧小区改造同步设计、同步实施。改造后的专营设施产权移交给专营单位,并由专营单位负责维护管理。

(三)积极开展雨污分流改造。全面落实市委专题会议部署要求,按照先急后缓、点面结合、突出重点的原则,对全市老旧小区污水、雨水、雨污合流管网开展系统摸排,结合老旧小区改造计划,制定居民小区雨污合流管网改造计划。2022年(含2022年)以后改造的老旧小区,改造内容必须包含雨污分流改造;2020-2021年期间没有进行雨污分流改造的老旧小区,也要制定改造计划,一并纳入此次雨污分流改造,确保2023年前完成老旧小区雨污合流管网的清零工作任务。

(四)推进完整社区成片改造。倡导全龄友好理念,聚焦“一老一小”和助残无障碍设施, 推广高区钦安社区完整社区改造模式。针对部分单个小区存在规模小、空间窄、管理难等问题,将相邻的独立小区、分散楼栋及周边区域打通互联,实施“连街成片、资源共享、功能完善”的区块化改造模式。以项目为单位开展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工作,统一设计、统一改造、统一管理,拓展公共空间,完善小区无障碍、适老化便利设施、儿童友好设施、封闭管理设施等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构建15分钟生活圈,打造完整社区、绿色社区、全龄友好社区。

(五)实施智慧小区建设。严格落实《关于推进智慧住宅小区建设的指导意见》(威政字〔2020〕3 号)要求,以打造“设施智能、服务便捷、治理精细、环境宜居”的智慧小区为目标,深入推进老旧小区智慧化改造。将智慧化改造统筹纳入老旧小区改造内容,改造后老旧小区要全部达到三星级智慧标准,并与我市智慧物业管理平台对接。年底,市住建部门将组织对各区市智慧化改造进行专项验收。

(六)推进垃圾分类设施建设。落实《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标准》(GB 50337)和《山东省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技术规范》(DB37/T5182-2021)要求,老旧小区改造应根据实际情况,建设分类收集垃圾容器间,建筑面积不宜小于10平方米,设计风格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增设智能化、便民化设施,一般要求具备除臭、消毒、洗桶、洗手、排水、照明遮雨等功能,改善居民投放环境。分类收集垃圾容器间应实现分类化、容器化、密闭化和机械化,按服务范围和处置方式决定建筑规模,尽量做到一次转运。

(七)探索物业先行改造模式。鼓励有同等施工资质的施工单位参与项目招标,引进专业水平高的物业企业参与改造前的民意调查,尽早提供卫生保洁、垃圾清运、秩序维持、设备维护等服务,做到早进场、早服务、早规范,实现了小区“改”与“管”的无缝对接。建立组织领导、党建覆盖、规范管理、联建共治、保障支撑“五位一体”的常态化红色物业管理,形成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等多方协同的治理维护合力,真正实现小区后期管理规范化、长效化、常态化。开展“物业+养老”试点, 鼓励物业服务企业开展智慧居家社区服务,建设智慧养老信息平台, 精准对接助餐、助浴、助行、助洁、助医等需求, 创新产品供给。

(八)努力化解痛点难点问题。充分尊重居民差异化需求,切实解决好群众反映突出的停车难、基础设施差、管线老化等痛点难点问题。尤其是改建停车位的问题,在方案制定和图纸设计过程中,要认真做好小区停车位的总体规划。对将部分绿地改为停车位的,要按照《民法典》有关规定,在征得相关业主同意的基础上,报相关部门批准后方能实施。对因停车位改造而损毁的绿地和林木,要在其他区域进行补栽,确保小区绿化率基本保持不变。严禁违规侵占绿地、损毁林木改建停车位。

三、全面做好老旧小区督导调度

(一)认真组织开展绩效评价。各区市要按照中央和省级关于预算绩效管理相关规定,强化绩效管理理念,提高对绩效管理和评价的认识。组织预算执行中,要进一步加强绩效目标管理,做好绩效运行监管,组织开展绩效评价,确保财政资金使用安全高效;认真落实《中央财政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详细编制资金使用计划,按照工程进度及时拨付资金,切实提高资金分配效率和使用效益。

(二)加强质量安全督导检查。全面落实安全、质量、文明施工等管理要求,定期对项目进度、工程质量、资金管理等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实施进度滞后、工程质量不合格的要进行通报,限期整改。市局计划将老旧小区改造列入2023年市委对各区市的高质量发展考核内容,要建立工程质量回访、质量保修制度和投诉、纠纷协调处理机制, 向居民发放保修事项告知书, 按照有关规定、合同约定履行保修义务。要畅通群众投诉举报渠道,发挥好社会监督监管合力,对群众投诉多、改造问题大的区市,要进行通报批评并约谈项目负责人。2023年改造项目原则上要求明年10月底前全面完工。

(三)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发挥居民主体作用,借助手机 APP、微信小程序、问卷调查、电话征询、 议事会等, 广泛征求群众意愿,在项目选定、方案编制、工程实施、竣工验收、项目移交过程中,全程邀请业主代表参与,做到“事由民议、策由民定、效果民评”,实现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推广聘请义务监督员的做法,由各社区组织推荐,从“两代表、一委员”、社区居民中选取义务监督员对改造实施全过程监督。

(四)做好舆论引导和宣传。各区市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新媒体等,加大对老旧小区改造的宣传,让参与改造各方与居民及时了解相关政策要求;要发挥典型示范作用,鼓励各区市打造一批典型示范项目,树立老旧小区改造亮点,让群众感受到各级政府的关切和温暖;要加大对优秀项目、典型案例的宣传力度,着力引导群众转变观念,变“要我改”为“我要改”,形成社会各界支持、群众积极参与的浓厚氛围。

附件:1.威海市2023年老旧小区改造重点改造内容清单.doc

2.威海市2023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台账.doc

 

威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威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威海市财政局

2022年1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