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专栏 > 威海营商行 > 跨境贸易 > 工作动态

海关监管服务力促修造船产业大发展

文章来源:威海市口岸事务服务中心
时间: 2022-11-03 16:29
点击次数:

图为:海关关员在监管入境维修外籍船舶   段纯明/摄

已是深秋,在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的荣成市,千里海岸线上,潮平海阔, 十几家修造船企业火力全开,建设者们加班加点维修国外轮船、建造万吨巨轮。船舶修造是荣成重要产业,在海关各项优惠政策扶持下,荣成修造船行业正在蓬勃发展。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荣成市修造船企业完成外轮修理413船次,出口整船6艘、大型船段408个,货值27.34亿元。

海关监管便利 修船企业业务持续攀升

威海华东修船股份有限公司厂区内,开放泊位上密集停靠着十余艘正在维修的大型船舶,17万吨和8万吨干船坞内,工人们正在对两艘外籍船舶进行打砂喷涂作业。

“今年我们公司的业务发展态势很好,仅第三季度进厂维修的船舶就达36艘,同比增长12.5%,订单已经排到了12月份。”公司经营部经理赵华明说,“预计我们全年产值将增加2亿元,达到多年来的新高。”

船舶修理是海运贸易产业链中重要一环。近年来国际航行船舶的检修需求水涨船高,荣成市修船业务量持续攀升,客户来自亚洲、欧洲等20多个国家地区。

为保障企业在疫情防控形势下顺利开展外轮维修,荣成海关会同地方卫健委、工信局等部门,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实现监管智能化、信息化,构建便利企业的全过程监管链条。海关强化风险研判,全面掌握航行轨迹、境外作业及船员换班等情况,采取“一船一档”逐船制定登临检疫作业方案,明确作业重点和工作要求,入境船舶靠泊即可作业,压缩船舶在港等待时间,提高泊位利用效率。

互联网核查 造船企业抢工期

堆积如山的料件、穿梭来往的工人、电锯震耳欲聋,三星重工(荣成)有限责任公司钢材切割车间正在如火如荼地生产。与此同时,海关核查盘库作业正在线上开展,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并没有受到丝毫影响,巨大的钢板被切割,运至焊接组装车间加工最近国际市场紧俏的LNG船段。

这家公司从事的是“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根据国家对加工贸易监管需要,海关每年要对保税货物进行盘库清点。公司保税料件分散在23个车间和6个仓库中,生产时原料、半成品、成品均在产线上不停流动,只有停工停产才能将库存盘点清楚。

对企业来说,停产意味着损失。公司管理部业务科科长王志强介绍说,企业钢材切割车间每天完成产值220万,钢板是生产船段的源头,没有钢板,下游的生产就无从说起,“如果停工一天,我们损失的可不仅仅是220万。”

海关经过反复论证,决定使用新技术解决老问题,经过攻关,“企业ERP联网监管系统”成功上线运行。系统自动提取企业生产数据,加密传输到海关端,一并完成数据的抓取、传输、物料清单转换、库存核算比对等工作。盘核周期一举从以往的一周缩短为十几分钟。

“非停产核查好。我们现在都是倒排工期,每天的产量对按时交付都至关重要。”王志强介绍,“拿今年国际造船市场最火爆的LNG船型来讲,我们公司订单量达9.4万吨,比去年同比增长118.8%。”

加工贸易手册给力 企业走稳国际市场

钢板碰撞声此起彼伏、大型龙门吊设备运转不停,在荣成黄海造船有限公司5万吨船台上,两艘1.8万标准集装箱船并排而立,工人们正在加紧施工。

“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现在同时建造的有20艘船。”公司支线集装箱运输船项目经理王文伦说,“受出口订单拉动,我们承接海内外大型船舶建造订单达60艘,建造计划已经排到2024年底。”

全球疫情给海运市场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国内外船运公司纷纷下单支线集装箱运输船。荣成黄海造船有限公司是一家老牌造船企业,凭借过硬的技术实力和品牌信誉,公司与国外船运公司开展洽谈很顺利。

荣成海关把保税优惠政策送到了公司船台,安排专人指导企业以加工贸易手册形式办理船舶进出口业务,企业通过保税方式进口国外设备、料件,减少了企业的资金占用,提高了自有资金的使用率。

针对船舶加工贸易料件繁多、加工周期长的实际情况,海关优化加工贸易手册设立和变更手续,提升造船交付效率,可以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及时申请加工贸易手册设立、变更,既理顺了流程、稳定了管理,也压缩了各项成本。

加工贸易手册办理之后,海关还优化监管,科学监控加工贸易手册执行,着力提升出口船舶监管各环节通关效率。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10月以来,海关已帮助企业备案13本船舶生产加工贸易手册,累计变更45次,减少企业资金占用26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