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高新区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深度谋划政务公开专区建设,深入推进政务公开“集成化、掌上化、智慧化”,打造透明高效、惠企便民的公开环境。
一、推进“集成化”公开,做优线下专区建设。因地制宜建立“区政务中心+镇级便民中心+园区服务站”三方联动机制,在区级政务服务大厅、产业园区、各镇街便民服务中心分别设立政务公开综合公开服务区、企业公开服务区和基层公开服务区,涵盖信息查询、意见征集、政策宣传解读、依申请公开受理等各项内容。公开服务区按照“标识统一、设备统一、资料统一、功能统一、管理统一”5个建设标准,划分公开资料展示区、电脑查询区、信息滚动展示区等区域,设置报刊栏、资料架等实体载体,提供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惠民惠企政策汇编等与群众生产生活相关的资料文件。打造全区规范统一、集中展示的政务公开阵地。
二、推进“掌上化”公开,提升便民服务质效。开设“行政审批服务微大厅”服务专号,挂接区门户网站重点栏目,集中展示政策文件、政策解读、公示公告等内容。自服务专号创办以来,运用图文及视频等方式累计提供办事指南与政策解读200余次,让办事企业和群众通过微信,就能获得高效便捷的服务,真正实现让群众少跑腿的目标。上线了“照单收、高兴办”服务平台,以企业群众眼中的“一件事”为导向,创新推出“场景式”政务引导视频94条,实现“桌面公开”向“掌上公开”转变。深化数据赋能,优化创新政务流程,大力推进减证明、减材料、免证办、码上办,综合运用直接取消、数据共享、告知承诺、部门核验等方式,实现200余个事项“免证办”,年均可免提交材料10余万件,实现“群众跑腿”向“数据跑腿”转变。
三、推进“智慧化”公开,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加强与“爱山东”APP、山东政务服务网的互通互联。通过手机端微信取号,实现远程智能预约,减少群众排队等候时长99%,实现“即来即办”。推出政务地图,为企业群众提供大厅位置、各类服务网点布局、自助服务终端布设等服务功能,并提供位置导航,实现基层政务服务“看得见、查得到、能操作”。设置“AI智慧客服”,可解答办理过程中的政策依据、受理条件、所需资料、申报流程等各类问题,支持文字、图片、语音等多种方式,打造智慧客服全景工作台,提升服务覆盖度、准确度和集成度,实现“7×24”全天候在线咨询服务。“AI智慧客服”上线以来,企业群众咨询电话减少约五分之一,高频重复性的咨询减少70%,政务服务效能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