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专栏 > 威海营商行 > 包容普惠创新 > 基本公共服务群众满意度 > 工作动态

我市两项工作荣获2022年度全省社会救助领域优秀案例

文章来源:威海市民政局
时间: 2022-10-09 14:51
点击次数: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近日,山东省民政厅发布《关于公布2022年度全省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活动优秀案例的通知》,全省共评出10个优秀创新案例、20个优秀实践案例。其中,我市《六方牵手 五方呵护—共同托起兜底重精患者家庭幸福生活的希望》入选4个地级市优秀创新案例之一;文登区《倾情打造“文暖你”救助品牌—探索建立人人享有的普惠性兜底保障体系》荣获优秀实践案例。

图片

我市坚守“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持续统筹完善多层次梯度式社会救助体系,全力打造“六社联动·威救你”救助工作品牌,全面构建“9+N+1”社会救助格局,切实织密扎牢兜底保障网,进一步保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让困难群众拥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


01

六方牵手 五方呵护

共同托起兜底重精患者家庭

幸福生活的希望

图片

我市积极推动服务类救助改革,全省率先实现低保、特困、流浪乞讨等民政兜底保障对象中的重症精神疾病患者集中收治“愿进全进”,已免费集中收治兜底保障重精患者376人。

图片

一是全新构建保障机制,守护患者健康。以健全集中收治制度为支撑点,2017年,全省率先实现特困重症精神疾病患者集中收治,全国率先建立长期滞留流浪乞讨人员照料机制,2022年全省率先联手政法委、发改委、财政、医保、残联等6部门,创新低保重症精神疾病患者集中收治工作,将低保重症精神疾病患者集中收治在二级以上精神专科医院,为其提供专业化日常照护和康复治疗服务。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二是全额负担收治费用,守护家庭幸福。以统筹使用多部门资金为突破点,在稳步提升救助标准基础上,整合6部门救助资源,汇集11项救助资金,打通集中收治堵点,不再向收治对象监护人收取其他费用,有效减轻重症精神疾病患者家庭经济负担。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三是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守护社区和谐。以提升兜底服务为着力点,升级改造集中收治机构、配强专业医护人员,强化精神专科医院收治服务供给。签订“五方协议”,明确区市、镇街、村居、机构、监护人责任义务,健全照护机制,切实避免冲击道德底线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消减社区治理安全隐患,做到“救治一个病人、解放一个家庭、和谐一个社区”。


02

倾情打造“文暖你”救助品牌

探索建立人人享有的普惠性

兜底保障体系

图片

今年以来,威海市文登区以改革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为重点,创新打造“文暖你”社会救助品牌,将“走访识别、社工转介、政府兜底、慈善参与”有机整合,为社会救助工作“找准人”“把好脉”“施准策”,让更多困难群众感受党的关爱与温暖,全面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织密困难群众幸福底线。

图片 图片

一是机制夯实“嘘寒问暖”,让救助保障更贴民心。通过上门走访问情、定向专访问事、网络遍访问需的方式及时听取困难群众的诉求,实现弱有所扶、困有所助、难有所帮。

图片 图片
        二是社工转介“驱寒送暖”,让帮扶关爱独具匠心。通过打造“一镇一品”特色站点、优化“一门受理”工作流程、提供“一人一档”个性服务回应群众呼声,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图片 图片 
       三是政策保障“食饱衣暖”,让民生兜底彰显初心。通过“照料+监护”让帮扶更到位、“治疗+康复”让救助更有力、“宣传+服务”让关爱更上心。努力在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上下功夫,切实织密扎牢民生保障安全网。

图片 图片 

       四是慈善参与“增温添暖”,让公益援助广聚爱心。通过广泛募集善款、精心培育项目、充分用活基金等手段引导和动员社会力量精准高效规范有序的参与到社会救助工作中来,更好的满足困难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