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市民李叶时隔三年后再次来到刘公岛游玩,除感叹岛上又多了不少红色旅游景点外,随处可见的智能垃圾分类箱也让他眼前一亮。
今年以来,全市文旅行业将垃圾分类工作与文旅行业无废城市创建、节能减排等工作紧密结合,在A级旅游景区景观台、旅游步道、出入口等人流密集区域,星级饭店大堂、餐厅等公共区域,合理设置分类垃圾桶。同时,注重源头减量,践行“光盘行动”,发挥导游员垃圾分类宣传员、劝导员的作用,引导市民和游客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
以“无废景区”建设试点刘公岛为例,在游客聚集区设置了14组智能垃圾分类箱,不仅较普通的垃圾箱更大、更时尚,还清晰标注了主要垃圾分类对应的物品。如可回收物回收柜上写有纸盒、可乐瓶、金属类、塑料制品等,方便游客快速准确投放垃圾。该智能垃圾分类箱还拥有一个LED显示屏,滚动播放关于垃圾分类的提醒、小窍门,晚上还起到照明作用。景区工作人员则可通过刷脸的方式,打开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柜,取出不同的垃圾,分别处理。
华夏城景区利用电子显示屏、广播、宣传栏等播放、张贴垃圾分类宣传口号、海报,营造做好垃圾分类工作的良好氛围。通过开展文明旅游志愿服务、进社区等活动,倡导垃圾分类,做文明游客。“在我们景区,每一位导游都是垃圾分类宣传员、劝导员,在给游客讲解景点历史文化的同时,还会提醒大家不乱扔垃圾,正确分类投放垃圾等,爱护威海的绿水青山。”华夏城景区工作人员说。
旅游旺季时,我市各级各部门还经常组织志愿者来到景区,化身“文明旅游引导员”。国庆长假期间,由高新区机关干部组成的“文明旅游志愿服务队”来到威海国际海水浴场、金海滩海水浴场、小石岛等游客集中区域,为游客讲解垃圾分类小常识,带动游客在游玩的过程中自觉进行垃圾分类,努力减少旅途中不文明现象的发生。
各星级饭店也是“实招”频出。威海百纳中心大酒店创建标准化菜单体系,精确到每一道菜的每一份食材的配比,充分挖掘利用每一种食材,杜绝餐厨浪费;塔山宾馆在举办婚宴时,强化宴前沟通,根据城市及乡村比例及时与喜主沟通调整菜单品种和菜量;蓝天宾馆建立污水处理系统,把宾馆每天排放的200多吨污水经过生化池处理,转化成中水后加以重复利用,用于庭院绿化的灌溉。
威海将持续在全市旅游饭店业开展“双减双升”行动,打造餐饮节约的新品牌,拒绝“舌尖上的浪费”。通过标准化管理,严格管控原材料消耗,实行源头减量,通过巡查制度和厨余垃圾追踪制度,对菜品进行提升,从源头减少厨余垃圾的产生。同时,充分发挥导游员、景区讲解员垃圾分类宣传员作用,引导市民和游客提升垃圾分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