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专栏 > 归档专题 > 海洋强市(归档) > 重大事项

市委海洋发展委员会成员单位2022年9月工作开展情况

文章来源:威海市海洋发展局
时间: 2022-10-10 14:15
点击次数:

9月份,市委海洋发展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坚持统筹海洋发展和安全,深入推进海洋强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市委海洋委2022年度工作要点等确定的目标任务,平稳有序推进重点工作。

一、推进国际海洋科技城建设。一是北部,环翠区组建远遥浅海科技湾区建设筹备委员会,成立威海市环海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加快推进湾区运营招商、工程建设等重点工作。完成湾区近岸海域整治项目建设主体变更手续,初步设计方案通过专家评审。做好湾区“双招双引”,截至目前,已招引项目 41 个,已落地签约项目20个,重点在谈 21 个。制定《远遥浅海科技湾区养殖用海整治实施方案》,加快推进湾区养殖用海整治。二是东部,市科技局修改完善海高园“一规划、一方案”,海高园争创国家农高区请示已上报省政府。荣成市“荣成海带”区域品牌获批山东省第五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举办海洋预制菜产业、鱿鱼产业等“下午茶”畅聊活动,多方谋划海洋生物产业发展。三是南部,南海新区加快推进蓝碳研究与交易,根据《山东省大型活动碳中和实施方案(试行)》,借助2022海洋生态经济国际会议,开发第一笔香水河生态岛蓝碳抵消交易。

二、推进海洋产业转型升级。市海洋经济发展工作指挥部成立并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有序完善工作机制,有力聚焦重点工作,全面汇聚工作合力,加快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组织对全市邮轮游艇装备及产业开展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加快研究我市邮轮游艇装备产业发展举措。组织人合机电等2家“专精特新”企业,参加省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链融链固链对接交流会活动,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市交通运输局积极推动山东港口威海港开展保税油业务市场培育,已完成首单保税油船供油业务,为威海胶东国际集装箱海运有限公司“新永安”轮加注保税油415吨。市海洋发展局推动“十三五”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建设通过总考核,专家组对我市示范城市创建的“蓝色小巨人”模式给予充分肯定。启动“威海海鲜”系列品牌提升“七大行动”,全方位宣传推介威海海鲜品牌及产品。扎实开展海洋招商引资,1-9月份共对接目标企业25家,新增精准招商项目23个,已签约项目3个,开工建设项目1个。制定《威海市水生动物疫病应急预案》,进一步做好全市水生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市商务局充分发挥政策引领作用,协助恒隆渔业等6家企业申请资源回运运费补贴148.06万元,鼓励企业开展境外远洋渔业捕捞。市文化和旅游局整合文旅资源,策划推出春、夏、秋季“爱在威海”四季主题精品体验旅游线路,组织开展“相约醉美金秋·畅游千里山海”大型融媒直播活动,不断丰富海洋旅游业态。将“完善千里山海自驾游公路设施建设,提升休闲旅游美誉度获得感”列入2022年市级民生实事项目予以重点推进,目前已对外开放运营自驾驿站17处,建设完成观景平台66处,打造完成特色创意路段12处,完成565公里自驾旅游公路标线施划和标识设置。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为乳山牡蛎协会30家会员单位开展知识产权涉外风险防控培训,提升会员企业涉外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和风险防控水平。指导荣成市“荣成海带”申报山东省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荣成市召开现代物流产业推介大会和智能装备与高新材料产业推介大会,全面介绍产业优势和投资前景,签约项目27个。经区积极推进跨境电商载体项目建设,晴明跨境电商产业园项目1期和鑫韩通跨境电商物流园项目投入使用。招商局金陵船舶(威海)首次承接国内高端客滚船项目,实现了国际国内双循环战略目标。

三、推进海洋科技创新。由山东交通学院、南海新区管委、招商局金陵船舶(威海)、黄海造船、威海海洋信息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共同建设的“山东交通学院现代海洋产业学院”揭牌成立,将为我市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市科技局推动41家涉海企业入库第七批涉海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目前全市海洋领域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370家。推荐申报的刺参养殖采捕机械化装备创制等3个涉海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获省科技厅立项,可争取省级财政资金2600万元。推动百合生物被认定为山东省海洋功能食品中试示范基地。乳山市加快推进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半岛南海上风电集控中心项目累计完成63个桩基点位勘和2个海上升压站桩位静探,国家电投一期450MW风电机组招标开标,豪迈科技项目完成能评审批和安评编制,零碳产业园项目主机厂房已完成基础工程。高区未来机器人获批2022年山东企业技术中心。推动光威复材与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大船集团签订“船海装备复合材料研制与应用”战略合作协议,将共同推动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在船舶领域的广泛应用。

四、推进海洋综合治理。一是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市生态环境局深入推进入海排污口整治,已整治完成4826个,完成率99.4%。开展总氮问题排查省市联合专项行动,对10条入海河流进行总氮污染、加密监测和溯源排查。开展涉海风险源调查,掌握全市海洋环境风险源分布现状,形成海洋环境风险源清单。市海洋发展局对全市124个监测站位开展海洋生态预警监测,累计采集样品1000余个,监测指标30余项。启动全市丰水期海水入侵与土壤盐渍化监测工作,已监测完成站位12个。环翠区孙家疃海岸线整治修复项目初步设计方案通过专家评审。文登区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能力建设项目顺利通过验收。二是加强渔船管控、涉渔安全和涉海治理。市海上安全工作专班成立,进一步完善海上安全日常管理、指挥体系、力量整合等机制,确保海上安全形势平稳有序。全省海洋伏季休渔管理工作总结暨渔业安全部署会议在荣成市召开,市公安局、威海海警局就海洋伏季休渔执法经验做法做交流发言。市公安局圆满完成快艇专项整治“猎鲨行动”,共计摸排登记5米以上快艇1385艘,查获大马力快艇36艘。深入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和“守海护岸2022”专项行动,9月份共查扣“三无”渔船1艘、运输船1艘,查获非法渔获物约1385吨,办理船舶行政案件24起、无证驾驶机动船舶案件16起。小石岛等4个生态警务工作站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有效增强沿海生态环境违法犯罪打击能力水平。市海洋发展局开展“护渔·护航”专项执法行动,强化渔船、渔具渔法和渔港三个方面执法检查,9月份共查处违法违规渔船48艘,没收违禁渔具113套。开展涉渔海上安全专项行动,严打“船舶不适航、船员不适任”,9月份共责令整改渔船35艘,立案处罚渔船38艘。持续推进“插卡式AIS”安装工作,现已经安装3900余艘,完成率达97%。市海洋发展局、威海海事局、威海海警局联合开展商渔船防碰撞专项行动,开展安全警示教育、强化联合(巡航)执法,9月份共开展安全警示培训4场,商渔船船长“面对面”活动3次,海上执法活动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