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上午,在第37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我市在东山宾馆举行庆祝教师节暨教师先进事迹报告会。大会对获得2021年度威海最美教师、威海市教书育人楷模、威海市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威海市师德标兵、威海市教学能手、威海市学科带头人、威海首批教师志愿服务品牌团队等荣誉的400多名个人和20多个团体颁奖,5名获奖教师和品牌团队代表作典型发言,师德标兵代表向全市教师发出努力做新时代的“四有”好老师的倡议。
大会指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下,全市教师队伍及教育工作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做人民满意的教师为宗旨,在教书育人岗位上默默耕耘,勤奋工作,涌现出了一大批关爱学生、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为表扬他们的先进事迹,弘扬高尚师德师风,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决定对倪红梅等10名“2021年度威海最美教师”、鞠伟等10名威海市教书育人楷模、威海市实验高级中学等10个威海市师德建设先进集体、梁素琴等100名威海市师德标兵、刘琳等199名威海市第十三届教学能手、戚巧等119名威海市第八届学科带头人、环翠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教师志愿服务团队等12个威海首批教师志愿服务品牌团队予以通报表扬,并为获奖个人和团体代表颁奖。
大会要求,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立足岗位实际,广泛开展“学典型、促发展”,深刻理解教育内涵,刻苦钻研业务知识,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努力提高综合素质,敬业修德,奉献社会,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为我市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要坚定初心使命,承担起“传播思想、塑造灵魂、凝聚人心”的时代重任;要落实“双减”政策,承担起“传播知识、塑造新人、完善人格”的时代重任;要加强立德修身,承担起“传播文化、塑造生命、培育人才”的时代重任。
“成绩代表过去,新的征程又将是新的挑战。今天的庆祝大会就是我们前进的加油站。我们将继续用行动见证理想,用耕耘换取芬芳,扬师德、树师风、铸师魂,戒骄戒躁,沿着这条阳光大道一直坚定地走下去,与同仁们共谱威海教育的华丽乐章。”当天进行的教师先进事迹报告会上,最美教师代表、乳山市下初镇中心学校教师林丁结合自己扎根基层,默默耕耘,献身教育事业的经历,表达了对教育事业的坚守与执着。
此外,最美教师代表、荣成市寻山街道寻山完小教师吴青,威海市学科带头人代表、威海市实验高级中学副校长王爱玉,威海市教学能手代表、文登区大众小学校长刘晓瑜也分别登台,分享自己在教育战线辛勤耕耘的收获与感悟。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科教兴国,教育有我;教育强市,威海有我……”报告会上,师德标兵代表、威海市统一路小学副校长孙春娟代表全体受表扬教师向全市教师发出“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倡议,号召大家携起手来,凝心聚力、奋发有为,为建设“精致城市·幸福威海”贡献更大的教育力量。
■相关新闻
我市专任教师已达33559人
专任教师占比及学历达标率处于全省前列
9月8日,记者从市教育局获悉,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教育工作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根本宗旨,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加大教育投入,改善教学条件,加强师资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全市教育工作始终走在全省前列。市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连续两年被评为省优秀等级,2020年拿下全省一名的好成绩。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我市已创建了17个省市级师德涵养基地、11个省市级教师实践教育基地,构建了多层面、多环节、多主体参与的师德师风建设新格局。通过健全完善市、区市、校三级教师培养培训支持体系,推行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员培养培训制度和分类、分层、分岗培训体系,年培训教师6万余人次。我市还成立省内首家教师成长学院,在改革培训方式与评价跟进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通过实施两期威海教育名家工作室建设和三期威海“四名工程”建设,建设了20个名家工作室建设,培养“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名课程团队带头人”共521人,教育领军人才建设规模覆盖全市所有中小学幼儿园,有效带动了全市教师专业素质能力提档升级。
根据2020年教育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全市教职工共42224人,其中专任教师33559人。市教育局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我市通过全面优化师资队伍管理,教师队伍结构和配置优质均衡程度显著提升,专任教师占比及学历达标率处于全省前列。据统计,近年来全市已累计引进“双一流”高校优秀毕业生等高层次人才500余人。
此外,我市通过持续开展“双助工程”“质量下乡百校行”“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等帮教活动,有效推动农村教师教学水平提升。深入实施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2021年交流轮岗教师810名,文登区、荣成市被确定为山东省首批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示范区,以市域内教师队伍均衡协调配置带动了教育教学质量的优质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