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招才引智工作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有效解决外国人才招引服务手段单一化问题,持续优化我市营商环境,经省科技厅批复,威海市试点建设了全省首家外国专家驿站。采用市场化手段健全完善外国专家引用服务体系,搭建集聚外国人才创新创业的综合服务平台,有效解决了外国专家的实际困难,促成了一批创新合作项目,为外国专家和用人单位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探索出一条新时期集聚国际智力资源的有效路径。
一、突出机制建设,构建驿站可持续发展模式
一是明确驿站功能定位。延伸服务链条、拓展服务外延、丰富服务内涵,赋予驿站招才引智、交流对接、成果转化、咨询服务等7大功能,将驿站打造成为外国人才技术引进、使用、交流、合作的综合服务平台。二是明确驿站目标任务。通过不断丰富完善服务举措、对接海内外引才资源精准匹配用人单位需求、搭建线上线下交流对接平台吸引人才项目、举办主题活动营造专家集聚氛围等10项具体任务,营造吸引外国专家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争取更多人才项目落地。三是明确驿站建设模式。整合区域创新资源,采取“1+N”的建设模式,分批次、分阶段建设1个总站和N个分站,在坚持服务专家、服务企业、服务产业“三服务”的基础上,立足实际探索各具特色的驿站模式。四是明确驿站运营方式。发挥专业机构经验丰富、资源广泛的优势,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将驿站委托具备条件的机构进行运营,市科技局与运营机构签订委托服务协议,健全管理机制,加强考核评估,确保取得实效。五是明确驿站运行保障机制。将外国专家驿站建设纳入全市科技创新和人才发展工作体系,加强制度保障,研究制定《外国专家驿站管理办法》《外国专家驿站运营机构管理办法》,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给予资金保障。
二、突出服务实效,优化创新创业营商环境
一是调研夯基,摸清需求底数,拓宽引智渠道。常态化开展“四送四听”活动,统一设计制作《外国专家驿站服务手册》《外国专家政策实务手册》,点对点进行宣传解读。上门走访企业、高校163家,与300多名在威外国专家进行沟通交流,梳理签证、教育、医疗、交通等8大方面的问题55项,会同相关部门予以答复和解决。结合企业人才项目需求,与21家海外引才机构保持联系合作,集聚入库专家资源506名,海外创新项目183个。二是品牌引领,推进供需对接,促进精准合作。着力打造驿站“主题行”“大讲堂”“云上荟”等品牌活动,搭建专家与我市企业、园区交流对接的平台,挖掘外国专家“朋友圈”潜能以才引才。发挥高层次外国专家的专业领域优势,解析相关领域前沿技术,与我市企业家、科技人才进行互动交流,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分产业、小批次、精准性组织项目需求收集、人才资源匹配、技术成果推送、创新资源对接,积极促成项目合作、人才落地。截至目前,共为我市推介高层次外国专家、项目354人(项),签订合作协议17人,指导推荐申报各类外专项目91项,外籍院士工作站达到31家。三是服务护航,厚植创新生态,实现筑巢引凤。联合29个部门整合与外国专家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资源服务24项纳入驿站服务体系。采取市场化手段与与酒店、咖啡厅、旅游景点等10个商家签订合作协议,不断拓宽市场化服务领域。推进线上驿站建设,探索线上服务模式,实现服务功能查询、服务专员预约、服务卡申领、项目对接、线上直播等功能。四是搭建舞台,汇聚智力资源,形成集聚效应。通过举办“高层次外国专家齐鲁行”“中韩创新大赛”“中日科技创新合作大会”“中欧膜产业技术创新大会”等,搭建人才项目“联姻”舞台,推进创新联盟建设,促进国际优质创新资源交流合作,累计推动100余个项目落户我市。
三、突出高端引领,助力重点产业创新发展
截至目前,在威创新创业外国专家达到1662人,位列全省第三位,他们已深度融入“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90%以上担任企业中高级以上技术、管理职务或者高校教授、副教授职务,为威海市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一是推动企业自主研发和攻关,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如威海天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引进的外籍院士,带领团队创新研发,解决了无人机避障感知问题,实现雷达产品高精度、低成本兼具的目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填补了民用领域无人机感知雷达应用的空白。二是搭建中外科技交流合作平台,形成资源集聚效应。如欧洲膜学会和意大利国家研究理事会膜技术研究中心创始人,持续17年集聚欧洲膜技术资源在威海市组织举办中欧膜技术国际合作会议,参与建设中欧膜技术研究院和中欧水处理及膜技术创新产业园,吸引25家上下游企业入驻。三是引入全球化经营管理理念,加快企业国际品牌建设。如三角轮胎股份公司副总经理为公司制定全球业务方案,建立全球市场营销的国际化团队,快速推进公司品牌营销、服务全球化发展,目前公司营销网络覆盖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53%以上的产品销往国际市场。四是凝练学科特色优势,推动高校学科建设。山东大学(威海)引进的英国地球物理学专家,将学校空间天气学研究推向国际前沿,并带领建立起学科交叉大团队,指导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二期威海电离层/中高层大气综合监测站,在极端空间天气事件识别与建模、地磁感应电流对山东电网布局影响评估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驿站建设以来,进站外国专家共组织实施市级以上外国专家项目41项,获知识产权117项,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发48项,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品种59个,解决核心技术难题61个,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103人,实现经济效益4.6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