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资讯中心 > 双招双引

吕剧名家王淑芝来威采风

文章来源:威海新闻网
时间: 2021-07-14 14:07
点击次数:

7月9日,山东省吕剧院国家一级演员王淑芝受邀携主创团队来威海采风。在威期间,主创团队以威海红色文化资源为元素,拍摄制作吕剧戏歌《百岁妈妈》MV,致敬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王淑芝(中)现场指导MV录制。姜月圆 摄

心声唱给党听

《百岁妈妈》由济南和威海两地的专业团队联合制作,王淑芝担任艺术指导,济南市吕剧院青年演员何瑞雪倾情演绎。《百岁妈妈》将被制作成一部时长5分钟的戏歌MV,预计7月底面世。

在威拍摄期间,主创团队先后前往刘公岛、乳山母爱广场、胶东育儿纪念馆、环翠楼、幸福门等地取景。“这是我们第二次合作。”王淑芝介绍,去年,济、威两地的创作团队首度合作,成立“芝麻开花”组合,创作抗疫戏歌《有一种爱》,首次尝试用戏歌的形式,弘扬主旋律,鼓舞战疫斗志。

谈到《百岁妈妈》的创作过程,王淑芝坦言,《百岁妈妈》以吕剧声腔为基础,将戏与歌结合起来,保留了戏剧的韵味,又吸取了歌曲节奏轻快的特点,更容易传唱。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岁妈妈》创作的初衷就是希望用传统艺术表达祝福,这是我们对党的深情告白。”王淑芝感慨地说。在王淑芝看来,吕剧能够薪火相传,凝聚了数代人对艺术的传承与坚守。未来,“芝麻开花”组合将继续深入生活,扎根基层,让传统艺术与现代人文相结合,多角度融入民歌、通俗、流行音乐等,创作出更加多元化的作品,推广吕剧艺术,歌颂伟大时代。

传承林派艺术

“我和威海的缘分很深,我的师父林建华先生就是文登人。”王淑芝介绍,2001年,她正式拜在著名吕剧表演艺术家、吕剧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林建华门下,潜心研习林派唱腔。

林建华是吕剧经典剧目《李二嫂改嫁》第一代李二嫂扮演者,被誉为“吕剧三杰之一”,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其声腔艺术就被视作吕剧声腔界的“瑰宝”,被称为“林派”。

从艺42年来,王淑芝传承林派用声腔塑造人物的艺术真谛,在《井台会》《小姑贤》《逼婚记》《狸猫换太子》《回家》《邵本道》等几十出大小剧目中塑造了不同时代、题材、身份和个性的艺术形象。

“从2001年起,我来威海演出过很多次。印象最深的是《邵本道》这部戏,大家一门心思扑在戏上,逐词逐句抠台词、抠动作,那种集体创作的氛围太好了。”王淑芝介绍。《邵本道》的人物原型是乳山市夏村镇邵家村的一名老党员,他省吃俭用把攒下的30.5万元全部捐给了村集体。2017年4月,乳山市吕剧团根据老人的事迹创作了吕剧《邵本道》,王淑芝在剧中饰演邵本道的妻子老年山花。目前,该剧已公演多场,被CCTV戏曲频道录制成片,多次播放。

2018年,在恩师的授意下,王淑芝正式开山收徒,从此开启了传承林派艺术之路。此时,已是王淑芝从艺的第39年。

“这次演唱《百岁妈妈》的何瑞雪就是我的弟子,她是林派的第三代传人之一。”王淑芝介绍,这些年,她整理打磨了不少林派剧目和唱段,指导青年演员和戏迷学习唱腔,用声腔塑造角色。“只要年轻人愿意跟我探讨,我会毫无保留地跟她们交流,一方面是教学相长,另一方面是希望能将林派艺术更好地传承下去”。

割不断的吕剧情结

“这次来威海录制《百岁妈妈》收获不少。”王淑芝回忆,主创团队所行之处,被威海的红色历史深深打动。“特别是在胶东育儿所,感觉在和历史对话。这种心灵深处的碰撞和冲击,对我们的创作是一种鞭策。”

《百岁妈妈》拍摄最后一天,一场大雨打断了拍摄进程,主创团队抽空与威海的吕剧戏迷见了一面。戏迷的热情,王淑芝看在眼里,深受感动。“对演员来说,这是一种莫大的鼓励,我们要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回报戏迷的厚爱。”在王淑芝看来,戏迷是一个剧种生存的土壤和根基,戏迷越专业,这个剧种的发展将越稳健、繁荣。

谈到威海戏剧文化发展的前景,王淑芝给予充分肯定。她说,这几年,威海的文艺工作者创作了京剧《郭永怀》、吕剧《乳娘》等多部优秀戏剧,政府也投入人力财力,购买服务送戏剧下乡,形成了浓厚的戏剧文化氛围。希望政府部门能继续加大扶持力度,培育大批专业的戏剧文艺工作者,推动戏剧艺术百花齐放。(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姜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