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资讯中心 > 区市动态 > 环翠区

比学赶超,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乘风破浪”

文章来源:威海市环翠区融媒体中心
时间: 2021-07-14 08:35
点击次数:

“学典型、促发展”比学赶超活动开展以来,环翠区拿出一往无前的闯劲和奔向一流的干劲,把观摩学习的收获和感悟迅速落实到项目推进上。7月13日,环翠区“学典型 促发展”比学赶超阶段性成果汇报现场会第一阶段现场观摩活动举行。这是一场对项目建设推进工作的“大阅兵”,也是一次对比学赶超、加快发展的“大巡礼”。一天的时间,观摩团马不停蹄奔赴16个项目建设现场,看亮点、找差距、议措施、谈打算,为我区追赶超越、高质量发展再添新动力、鼓足新干劲。区领导徐明、邢海波、刘光辉、孙青松、于晓东等参加观摩活动。

项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为此,环翠区坚持产业为王、项目为王、企业为王,紧盯制造业“4+3”、现代服务业“2+3”产业集群,在高质量发展上抓落实、求实效。联东U谷·威海科创智汇港项目、中科锐金医疗钛合金材料生产项目、威高骨科植入产品扩产项目等一个个新建、扩建的重点项目在环翠落地开花,一批批传统企业焕发活力,展示出环翠上下上项目、抓产业、促发展的强劲势头,是环翠争先进位、加快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在广泰特种车高端空港装备及特种装备生产项目现场,车间主体钢结构框架、车间板面已经安装完成,正在进行车间内部地面硬化,预计项目正式投产后可年产电动化空港设备、新款飞机廊桥等产品500台;华夏生态文明馆已投入试运营,将于近期开放;天和美术馆完成一、二楼布展工作,预计8月正式开馆;新大东物流园项目已完工并投入使用……从最初的纸上蓝图到建成投入使用,一批批高质量项目成为环翠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2021年以来,环翠区聚力攻坚“共建共治共享”,着力构建党建引领、居民自治、物业协同、信用融合、网格支撑的“五位一体”社区治理新模式,让“精致”看得见,“幸福”摸得着。富华社区党总支以党建为引领,以群众诉求为风向标,以居民自治为导向,以物业协同为突破口,以网格为支撑,成功解决富华城小区管理混乱的问题,小区物业费收缴率上升了近50%,投诉率下降了90%。

而古陌早市的华丽变身也让居民们的幸福感“蹭蹭”上涨。设立早市服务中心、安装护栏式货架和摄像头、摊贩错峰入市、实行诚信积分制,彻底解决了居民反映的早市噪音扰民、交通拥堵、污水横流等一系列问题。

环翠区持续优化特色街区布局,让城市印记活起来、城市特色亮起来。在新晋“打卡新地标”属相街,主题灯光表演、歌舞表演、创意集市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相继举办,让拥有近百年历史、承载着威海数辈人记忆的属相街成为“夜空中最亮的星”。短短300多米的街区,每一处都精雕细琢、精工细作,精益求精的精神贯穿属相街改造的始终。

产业兴则乡村兴。环翠区坚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推动产业融合,全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

宝石山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以“高效生态”为主题,重点打造了乡村振兴产业研究中心和蔬菜种苗产业研发基地,将宝石山片区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铸就乡村振兴新亮点。七彩虫园艺项目以“精致引领未来”为主题,打造了集产业发展、生态观光、研学教育、科创文旅等功能于一体的自然生态教育基地,在省内率先实现园艺植物与文旅项目融合发展;在南子城陌上乡居,整洁的道路、吱呀的木门、低矮的围栏,让传统的生理休憩空间变为一种有温度、有故事、有情怀、有艺术的文化休闲空间,真正实现了“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比学赶超”正当时,全区项目建设成果丰硕、亮点纷呈、催人奋进。观摩团成员纷纷表示,要以坐不住的紧迫感、等不起的责任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强化执行力,全面促提升”,奋力开创“精致城市·幸福威海”首善之区建设全新局面,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