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专栏 > 威海营商行 > 办理破产 > 工作动态

《威海日报》:用执行“规范指数”换群众“幸福指数”——全市法院以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切实解决执行难

文章来源:威海市中级法院
时间: 2021-12-27 17:56
点击次数:

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法定期限内执结率98.6%,执行案件执结率83.6%,执行质效指标持续上扬,成为全市法院通过推动执行规范化提升切实解决执行难效果的生动诠释。

今年以来,市中级法院把规范化建设作为执行工作的“生命线”,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为契机,着力构建规范化、标准化的执行规范指引体系。截至目前,全市法院共执结各类案件2.5万件,执行到位金额42.6亿元,执行案件执结率、执行完毕率等核心指标均居全省前列,用执行“规范指数”,换来了群众满满的“幸福指数”。

制定执行规程,执行行为有章可循

11月3日,作为市中级法院执行局的一名“新兵”,执行干警赵亮获得首战告捷——成功冻结被执行人王某名下银行账号的一笔款项。整个过程,不到15分钟。

“上手这么快,离不开这本小册子!”赵亮扬了扬手中的《威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办理执行案件规范》。在这里面,从执行立案到网上冻结发起等执行各环节、各流程全都一目了然。

执行工作上手快、措施准,是我市执行干警今年的普遍感受。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为契机,全市法院从细化各类人员职责权限、明确案件流程节点等行为标准入手,编制印发了11个规范性文件。

11个规范性文件,就是11份“教程”,构建起规范化、标准化的执行行为规范体系。查封尚未登记的不动产,怎样才能做到万无一失?冻结、扣押的财产要履行哪些程序才算规范?申请执行人下落不明,到账的执行款如何处置?……这些曾让执行人员“挠头”甚至容易引发廉政风险的堵点痛点,随着规范性文件的出台也迎刃而解。

“有了标准化的办案规程,不仅‘新兵’上手更快,‘老兵’执行起来也更加规范,可从根本上杜绝执行失范行为的发生。”市中级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

作为基层执行法官,高区法院工作人员刘瀚汶切身感受到执行规范化给执行工作带来的新变化:“《指引》对各类财产处置流程及标准都作了详细规定,相当于为全市法院执行工作量身定制了一套行为标准,让群众和企业以看得见的方式在每一个执行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据了解,为确保《指引》落实落地,市中级法院还配套制定了《查封、扣押、冻结、处置财产流程表》和《终本案件办理流程表》,详细列明了9类财产查封处置的37个步骤及案件终本的21个法定程序,通过建立规范化体系,真正做到“执行行为一步不差,执行程序一个不落”。

明确办案标准,向全流程监管要效能

“一旦发现财产线索,我们要在2日内采取网络查封、冻结措施,这就要求每个环节都要提速。”有案件流转过来,市中级法院快执团队法官助理李佳忆迅速核对完毕,第一时间提交了网络查控申请。

如何在确保规范的前提下让办案更高效?市中级法院以执行事务分段集约改革和案件繁简分流为重点,针对案件复杂程度分别建立快执和专执团队等,实现了执行工作分段处置、集约执行和阳光操作。

新机制下,首次执行案件立案后,将全部被移送执行事务中心,进行第一次“分流”:简单案件分流至快执团队“简案快执”提效率;复杂案件移送专执团队“繁案精执”保质量。

市中级法院执行一庭庭长周爱军介绍:“分段式集约化繁简分流执行模式,就是通过打造执行事务中心和快执团队,把执行流程分段细化,形成分段与集约有机融合、各环节相互监督的执行新机制。”

为充分发挥分段集约效能,市中级法院制定了《执行案件流程信息管理系统使用规范》,依托案件流程信息管理系统,将完整的法定审限分割成25个节点,每个流程节点都有明确的审批权限和完成时限。系统捕捉到实际办案进度和时限规则不匹配时,就会自动判定案件进度异常,并向执行局局长和承办人推送预警信息,由院庭长发起督办,进而形成管理闭环。

“执行事务中心就像CPU,各执行团队根据CPU提供的指令挂图作战,效率自然提高不少。”李佳忆说。变结案管理为全流程节点管理后,全市法院首次执行案件实际执结率明显提升。今年以来,执行完毕案件结案平均用时39.61天,较去年同期缩短4天。

强化专项行动,及时兑现胜诉权益

“没想到这么快就为我们追回了长期拖欠的款项,为法院高效率点赞!”11月18日,在执行案款集中发放现场,领到执行款的申请人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当天,在最高人民法院组织下,市中级法院通过执行指挥中心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全市法院开展了“执行案款集中发放日”活动,发放执行款项2098万元,真正把老百姓的“纸上权益”兑换成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

案款发放,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为让申请执行人尽快拿到执行款,市中级法院以执行案款清理专项行动为抓手,专门成立领导小组,依托“一案一账户”案款管理系统,创新“案款三重保险管理模式”,通过“一案一账号”累计发放款项18.9亿元,在全省率先实现“无法定事由超期未发放案款全部清零”,相关经验被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全省推广。

在开展执行案款清理专项活动之外,全市还成立9支党员执行突击队,围绕民营企业案件集中攻坚、金融债权清理、扫黑除恶款物清理、执行领域突出问题集中整治等专项行动,开展“党员执行突击队”执行办案竞赛活动,凝聚起强大执行合力,推动切实解决执行难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

“晒”在阳光下的执行行动,也把暖意“晒”进了群众心底。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执结涉企案件5800余件,帮助企业回笼资金26.1亿元,为3000余起涉进城务工人员工资、追索劳动报酬、人身损害赔偿等案件当事人兑现胜诉权益2.1亿元,为各类金融机构追回债权4.5亿元。

公平正义是人民的向往、幸福的尺度。市中级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执行长效机制持续完善和“我为群众办实事”20条措施的落实,全市法院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把更多的好事办实、实事办好,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可持续、更有成色、分量更足的司法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