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资讯中心 > 区市动态 > 经区

老旧小区微改造 居民生活大幸福

文章来源: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党政办公室
时间: 2021-12-16 10:05
点击次数:

“原本破损的路面变得平坦整洁,小区停车有序,私占公共用地的集装箱全部移除,私搭乱建及小菜地也全部清除,杂草丛生的卫生死角铺设成宽敞的停车场, ‘脏乱差’消失了,小区变美了。”谈及最近身边居住环境的改善,西苑街道天弘社区的居民们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一个个老小区“靓”起来,一栋栋旧房子“新”起来……老旧小区改造承载着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今年以来,西苑街道将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列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中之重,着力把民生工程办成“暖心工程”。



顺民意 听民声 解民忧

“改造后,‘糟心路’道路变得宽敞通畅,为你们点赞!”近日,家住清河苑小区的居民王大姨高兴地说。

“糟心路”是位于清河苑小区南门的主干道,全长800米,平时往来车辆较多。由于路面破损严重,坑洼不平,导致雨季积水严重时路面泥泞难行,居民出行十分不便。西苑街道蒿泊汇安社区与物业多次开展调研工作,倾听民声。“路是居民们走,怎么改,要听听他们的意见。”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在街道牵头组织下,街道、社区、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发力,通过现场勘测、听取民意、现场施工等工作,清河苑主干道完成改造,“糟心路”变成了通往社区居民心中的“舒心路”。

老旧小区最迫切需要改什么?怎么改?小区居民最有发言权。西苑街道通过入户宣传、征集意见会、宣传栏、倡议书、微信群平台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每个小区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针对每个小区的实际,按照“一区一策”的办法,反复勘察现场,征求群众意见,充分论证方案,科学规划设计,分类制定改造方案组织实施,有重点地解决停车难、雨污水堵塞、管道破损等群众最关心的问题。

“社区来走访的时候征求过意见,我当时就说希望把路面修一修,没想到现在真的修好了!”富城茗居居民张大姨说。西苑街道蒿泊汇成社区在走访中,发现很多居民反映社区道路坑洼难走,“高跟鞋都不敢穿”。 

为进一步优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自6月份开始,蒿泊片区改造工程全面推进,共计改造沥青道路9903平方米,混凝土道路12957平方米,人行道通体砖6261平方米。同时针对管道堵塞问题,蒿泊汇成社区配合地面施工,推进6栋楼宇破旧雨污水管重新更换,解决积水与堵塞问题,在提升市民幸福感的同时,也提升了社区形象。

“瞧瞧,现在咱们的小区,焕然一新,小区环境好了,住的心情舒畅。”家住?小区的刘大爷心里乐开了花,如今的小区大变样:小区硬化了路面,安装了路灯,重新规划的停车位,锈蚀漏水的管道换成了新的。。。。。。“这是按照咱居民们自己的需求改的,这心里顺着呢!”



微改造  改出满满幸福感

“如今小区干净整洁,绿化好、设备全,住着舒心,更安心。”台北家园小区居民李大爷说。

服务民生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为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西苑街道祥台社区从“点滴”入手,把“小事”做实。

实现荒废地改造小广场。台北家园小区东围墙内,有一块泥地,原来是建筑垃圾成堆、电动车乱停乱放、无人管理的区域,提起这个地方,小区居民没有不摇头的。

今年5月,祥台社区对这块荒废地进行“微”改造:平整占地,清除污物,安装健身器材,摆放儿童娱乐组合滑梯。。。。。。改造工程已于九月完工,社区“差异化”改造,提升了社区的整体环境,也解决了居民生活难题,更温暖了居民的心。

建设美好家园不是搞“涂脂抹粉”的面子工程,而是紧盯居民“急难愁盼”问题精准发力。

“五十米的路要走半个小时,这种地方住着能不糟心吗?”富安花园小区因为车位不足,车辆只能在路边停放,一到上下班时间,小区道路就会堵得水泄不通。

老旧小区改造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必须要确保既提“颜值”又提“内涵”,真正将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打造成为惠及群众的民心工程。因此,蒿泊汇成社区聚焦城市更新赋能工程,坚持“思想上合心、工作上合力、行动上合唱”的原则,找准问题发生“关键点”,在条件允许的区域进行绿化带的缩减,增加28个停车位,方便居民停放车辆。

同时社区积极协调开发商,结合小区实际出实招、办实事、见实效,将地下车库按照最新要求进行重新整修,预计全部启用后将有700多个停车位,一定程度上缓解停车乱、停车难的情况,确保改造“不打折扣”收获了居民的一致好评。

据介绍,西苑街道此次老旧小区改造涉及天弘、蒿泊汇安、蒿泊汇成3个社区5个生活小区,共17栋楼809户。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自8月份开展以来,街道与建设局、街道、社区、合作社纵向联动,为民解忧,切实把好事办好,深入一线帮助居民多方沟通,解决了改造方案范围以外的大树遮阳、地下管线老旧杂乱、道路狭窄停车难等问题,真正做到居民满意,截至目前,5个生活小区完成更换污水管网2800余米,缩减绿化带规划增加停车位283个,道路硬化约21000㎡,绿化提档升级面积约400平方米,楼前通体砖重新铺装约6800㎡,路灯安装157盏,居民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理顺机制畅通“全过程”

“我们有问题,社区、街道就有反馈,真是大变样了。”西苑街道天弘社区居民唐大叔谈起小区的变化,感慨万分。

天弘社区坚持党建引领、吹哨报道机制相结合,着力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居民自治、社会力量协同的新型治理体系。在改造实施中,积极搭建小区改造议事协商平台,居民共建共治共享的内生动力得到有效激发,需要实施的改造升级项目得以快速反映和落实。在党建引领下,组织开展党建联席会议,与居民代表、施工方多次协商,促进老旧小区实现长效管理,在住房环境改造中我们坚持成果共享、凝聚民心。

祥台社区在原有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按照“方便群众、规模适度、便于管理、无缝对接”的原则,还将社区分为“6+1”网格,实现基层网格分员管理。网格员在日常排查中发现台北家园小区1号楼与东边小游园之间有一处10阶层室外楼梯,此处自开发商设计建造之初就没有安装扶手,伴随小游园逐步完善,活动居民增多,该楼梯的使用率也越来越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祥台社区第一时间组织安装扶手,小事虽小,但让老年居民倍感温暖。

“积极探索出 ‘有改必有管,改管必结合’的老旧小区改造机制,逐步建立起老旧小区管理长效机制。”西苑街道相关负责人说,老旧小区改造完成后,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建立社区党组织领导,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等多主体参与的小区管理联席会议机制,按照规定选聘物业服务企业,实现红色物业100%全覆盖, 确保改造后的老旧小区实现物业规范化管理,有效提升居民生活环境和居住水平。